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第一桶金

第十五章 同学相见话短长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北方冬季天短,下午四点刚过,天就完全黑下来了。

看了一天文稿的林志刚觉得浑身酸痛,很是疲倦,这时肚子里一阵咕咕作响,才想起光顾看稿,午饭都忘记吃了。此时胃里空空如也,饿得前腔贴后腔,林志刚站起身,舒展一下四肢,走出宿舍,打算去小吃部吃点东西。

“林大秘书,是深入基层,秘密私访去了吧?”

影影绰绰中,路边突然闪出一个人来,把林志刚吓了一跳。定睛细看,才认出原来是周启民。

“老同学,你吓我一跳,我呆在宿舍里,看了一天的材料,刚出来透透气,活动一下手脚,哪有什么秘密私访!”

“今天没有饭局了吧,我们一起出去喝点小酒,聊聊闲天如何?”周启民主动相邀。

“好啊,我也正想和你谈谈呢,走吧,去哪里,你在前面带路。”

两人就找了一家小饭铺,点了几样小菜,几瓶啤酒,就面对面吃喝起来。

几杯酒下肚,两人仿佛又回到了中学时代,扯掉了官场中司空见惯的面具,感情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志刚,咱们是老同学,请你直言相告,你这次来北疆,是不是带有什么特殊任务?”周启民直视着林志刚。

林志刚狡黠地微微一笑:“你别套我话了,我都说过了,这次下基层,就是一次普通的调查研究,甚至没有明确的调研课题,就是与企业职工同吃同住,以一个普通职工的视角,观察企业改革的一些动态,倾听群众的反映和呼声,然后把听到的见到的及时反馈上去,这就是我此行的主要任务。”

周启民眯缝着眼睛,不相信地问:“不会这么简单吧,难道就没有一点点针对性?”

林志刚心里一动,忽然想起那封匿名群众来信,难道这事跟他有关?这么想着,便试探地问:“省领导高高在上,很难听到基层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反映,当然也是我的任务之一。老同学,你工作在基层,生活在职工群众之中,最了解他们的呼声,你就没有为民请命,向上面反映过民意?”

“你也别套我话了,给上面反映情况,我就是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呀。”

林志刚紧追不舍:“真没反映过?”

周启民语气放缓:“老同学,干嘛这么咄咄逼人呢?搞得像是审犯人似的。”

“你对我有所保留,我能理解,毕竟我们有七八年没见面了,不告诉我就算了。启民,我们聊聊陆解放吧,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周启民把杯里的啤酒一口干了,又回头四顾,见没有人注意他们,然后压低声音说:“想听真话?”

“当然。”

“那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陆解放这个人,虚伪,狡黠,自私,贪婪……还有什么贬意词用在他的身上,我觉得都不过分!”

林志刚不由吃了一惊,他对陆解放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负面评价?

“启民,据我所知,你是陆解放建厂时的元老,跟他一起打拼,一起创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一段艰难的路程,你怎么这么说他?”

“正因为有这段经历,我对他太了解了,我知道他的为人,掌握他的所作所为,你让我说实话,这就是实话!”

“能详细说说吗?”

“暂时还不能,你刚才说过,我们之间还有一道墙隔着,原谅我不能竹筒倒豆子,把一切都告诉你。过段时间,我或许会把你想知道的统统讲给你。”

“你现在能说什么?”

周启民想了想:“就说说零价收购吧,这个也不是什么秘密,你一定看过新闻报道吧。”

“嗯,很好,这也是个敏感话题。”

周启民走到窗前,情绪激动地说:“你看看我们辰星公司,占地面积五十公顷,厂房壮观,设备完好,效益也很可观,连续三年上缴利税超千万。你说这样一个企业能值多少钱?咱不说几个亿,也不说几千万,可总不至于归零吧?我真佩服那些人真的很有才,硬生生造出一个‘零价收购’的新名词来,你说你都零价出售了,那不就是白送吗,怎么叫做收购呢?上亿的国有资产就这么白白流失了,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会感到心痛啊!”

周启民的情绪,感染到了林志刚。他也能够感觉到,此时周启民的内心,正在忍受着巨大的疼痛,仿佛被一把利刃割破,正在滴血。

林志刚沉默了。

“本来,这次改制的十几家企业,都是经营不下去的或是亏损严重的,唯有辰星公司是盈利企业,当时市里有两种意见,以市委书记潘四海为首的保守派主张再等等,以市长吕长发为首的改革派,则主张靓女先嫁,说趁着公司现在数字亮眼,还有人要,就先嫁出去吧,等到人老珠黄了就嫁不出去了。后来潘四海妥协,辰星公司就在第一批改制企业中被零价出售了。”

林志刚陷入思索,他第一次碰到这个问题,一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说什么好。

“启民,你别激动,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国退民进是大势所趋,早嫁晚嫁不是问题。不过,这个‘零价收购’确实值得商榷,应该进行深入探讨。”

“老同学,你是上面派来的钦差,你有责任为民请命,把我们的意见反馈上去!”

林志刚无言以对,他端起酒杯:“启民,喝酒。”

周启民和他碰了一下杯:“志刚,喝了这杯,你回去好好想想吧,不要再装聋作哑啦!”

周启民放下酒杯,扬长而去。

回到宿舍,林志刚脑子很乱,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他明白,这件事,肯定不会像表面呈现出来的那样,必然会有深层次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他一时还拿不准。他想,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参与讨论,或许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集思广益,虽然不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至少可以提供探讨问题的路径。

主意已定,林志刚便坐在桌前,铺开稿纸,刷刷刷写了起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