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第一桶金

第十六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林志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很快,一篇千字短文就完成了。林志刚又认真看了两遍,觉得非常满意,笔笔有力,字字如钉,是一篇酣畅淋漓的得意之作。

第二天一早,林志刚就把文章给省政府办公室传真过去。刚好省府办的《内参》当日出版,省办主任廖永嘉觉得这期刊物稿子没有亮点,更没有重量级文章,看到林志刚的稿子,不觉眼前一亮,当即签发,在头条位置予以发表。廖永嘉十分得意,不由骂了一句:“臭小子,下去没几天,你就抛出一颗震撼弹,真有你的!”

话说这期《内参》通过公文传递渠道,不日送达北疆市委书记潘四海的案头。潘四海打开《内参》,头条文章就抓住了他的眼球,文章题目是:《国有企业以“零价”方式出售给个人,真的合适吗?》文章虽说此事发生在某市,但对全省改革动态了如指掌的潘四海知道,“零价收购”这个概念,版权绝对归属于北疆市,是他的搭档——市长吕长发所独创。特别是文章最后一句话:“零价的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存在其它不为人知的内幕?”像在潘四海耳边炸响的一声雷爆,让他心头一颤,惊出一身冷汗。

他马上吩咐秘书,立即送吕市长圈阅。

到了下午,潘四海心里还是没底,就打电话问吕长发:“长发同志,省府《内参》上那篇文章你看了吧?”

“我看了,潘书记。”

“你有什么想法?”

“这没什么奇怪的吧,也许是改革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动了他的奶酪,这些人当然不高兴,便跳了出来,或鸡蛋里挑骨头,或专门拉横车,千方百计干扰改革,这都是有可能的。潘书记,你说这个署名向求真的人,会不会是辰星公司的周启民呢,他可是这次产权制度改革影响较大的人,多次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潘四海想想说:“这不大可能,周启民我见过,就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专业技术上倒是有一套,理论上他没这个水平,更不会有这样的见地。”

“那会是谁呢?”

“这个不难猜嘛,林秘书来北疆没几天,这事就捅到了省府办,想不怀疑他都难。”

“潘书记,国企改革的总方针是市委定的,我是执行者,我不管他什么向求真还是向务实,都不会干扰到我,我会一路走下去,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否则,我对不起市委的信任和全市人民的重托!”吕长发似乎打开心扉,言辞坚定地表明自己的心迹。

潘四海语重心长地说:“长发同志啊,市委的决定也不一定全是对的。这个林秘书可是孔省长的喉舌,林秘书公开发声,是不是意味着孔省长对我们的做法持不同意见呢,至少是不完全赞成的吧?”

“潘书记,您想多了吧?”

吕长发正当壮年,年轻气盛,工作起来大刀阔斧,在政界有“少壮派”的称谓。潘四海比他年长十几岁,经历丰富,见多识广,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走过的路比吕长发过的桥还多。因而,他觉得有必要提醒晚辈一句,于是他以过来人的口吻说:“长发同志,古话讲,太柔则废,太刚则折,我觉得你有必要接触一下林秘书,听听他的看法,会有好处的。”

“好吧潘书记,我知道了。”

安排完吕长发,潘四海觉得,自己也应该干点什么了。可是干什么呢,潘四海却费了好一番琢磨,最后决定,还是返朴归真吧,越古老的办法,往往越有效果,甚至是奇效。于是,他去农贸市场买了几斤木耳、榛蘑、猴头等山货,亲自给林志刚送到了宿舍。

说实话,当林志刚知道站在面前这位长者就是潘四海时,他真是受宠若惊了。自己一个小小的副处级干部,居然惊动了德高望重的市委书记前来探望,他感到手足无措了。

“潘书记,您怎么来了。本该我去看望您的,可是一直没有空闲,是我失礼了。潘书记您坐,我给您倒杯茶。”

潘四海哈哈笑道:“小林呀,你来北疆搞调研,我是北疆的一把手,尽尽地主之谊也是应该的嘛。你在北疆这些日子,吃、住都还满意吧?”

“一切都非常好,吕市长安排得很周到,陆总接待也特别细心,感谢潘书记的关心!”

“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和我说,你在北疆期间,工作、生活我都会全力支持,保你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谢谢潘书记!”

“孔省长还好吧,他对我市的工作有什么看法和意见?”

“这个……潘书记,您喝茶。”林志刚搪塞道,把一杯茶水放到潘四海面前。

“哈哈,我知道你们有工作纪律,不好说就别说了。小林啊,我自掏腰包买了一点点北疆土特产,在省城可是不多见的噢,送给你和孔省长尝尝鲜,今年北疆山货大丰收,满大街都是,便宜的很,你可不要见外哟。”

“潘书记,这不好吧?”

“这有什么不好的,第一,我是自掏腰包,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第二,都是便宜货,不值几个钱的,你放心,违规的事,我是不会让你干的。”

“那好吧,谢谢潘书记!”

潘四海的热情,让林志刚难以拒绝,恭敬不如从命,只好勉强收了下来。

潘四海走后,林志刚就给孔家纯打电话,报告了潘四海送土特产的事,问孔家纯怎么办。孔家纯说既然收下了,也不好再退回去,你就看着处理吧。

看着一大包山货,林志刚突然想起了周启民,就打电话把周启民叫了过来,指着山货说:“见面分一半,你喜欢什么拿什么,拿剩下的归我。”

周启民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林志刚:“有人送礼了,谁送的?你是让我帮你销赃的吧?”

“胡诌什么呢,明白告诉你吧,这是我写文章的稿费,文章内容是你提供的,稿费跟你二一添作五,是理所当然的嘛。”

“这么说,我可就笑纳啦。”

周启民说着,就把那包猴头抓在手里。

“你小子倒是不傻,专拣金贵的拿!”

“必须的嘛,志刚,说真的,这猴头虽说是北疆的特产,可是我们北疆人也不是经常吃得到的,这可是稀罕物,猴头炖土鸡,那可是北疆人待客的名菜哟。”

“那你可不能都拿走了。”林志刚有点后悔了。

“别那么小气嘛,这样吧,我去买只土鸡,跟猴头一起炖了,去我家咱俩好好喝几杯。”见林志刚舍不得了,周启民也做了让步。

“嗯,这个主意不错,就这么定啦!”

两个人周六晚上就把猴头炖了,又弄了几个配菜,买一瓶当地产的纯粮酒,喝得好不痛快。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