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远方有梦

第五十章 勇救落水女童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那天晚上,任广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他脑海里反复回荡着结拜兄弟阿吉鲁的真诚请求,儿子可可那可爱的小脸,还有夫人玉娘的哭泣声。

第二天,任广源早早地起了床,他走到玉娘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温柔地说:“玉娘,我想了一夜,决定不把可可过继给阿吉鲁了。可可是我们的儿子,再苦再难,我们一起抚养他长大。”

玉娘闻言,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地抱着任广源,仿佛要把他融入自己的身体里。她感激地说:“太好了,广源,我是真的舍不得可可啊。”

此时,任可明也被惊醒了,他在床上听着父母的对话,虽然他还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但他能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爱意,他拉着父母的手,笑得像朵花一样灿烂。

从那以后,任可明就留这个叫古坝村的村里,虽然有时吃不饱,但一家六口人愉快的生活在一起。小山村远离尘嚣,时间仿佛在这里流淌得更加缓慢。

夏日的阳光炽热地照耀着这片土地,将大地烤得金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稻草香。

古坝村并不大,几十户人家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山谷之间。那时候,各家各户都有好几个小孩,村里的孩子们像是田野上的野花,自由而坚韧地生长着。村里没有幼儿园,白日里,大人们都跟随生产队,随队里早出晚归,集体劳作,日落而归。孩子们则像是被遗忘的小精灵,三三两两地呆在家里,或是穿梭在村间的小道上,有的帮助家里喂鸡啊鸭啊,养牛啊,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

任可明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他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头乌黑的短发,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背心,背心是哥哥穿过的,因为太小哥哥已经穿不上,所以留给任可明穿,背心虽有些破烂,但任可明不在意。他知道家里并不富裕,但父母勤劳善良,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哥哥姐姐很疼爱他,这就够了。

在任可明5岁的时候,他已经会做很多家务,比如喂鸡、喂鸭,还有帮助母亲洗菜,衣服裤子也都是自己冼的。然而,更多的时候,他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白天没什么事可做,听到村里学校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他很兴奋,时常趴在教室的窗前,听老师讲课,还央求妈妈玉娘送他上学,可是玉娘说小朋友要等到7岁才能上学,这让任可明有些失望。

好在村里的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组团娱乐,几个或十几个小朋友一起,互相追逐捉迷藏,一起做游戏,一起在村前的小溪河里游泳。

那条小溪河是古坝村的灵魂,它清澈见底,流淌着孩子们无尽的欢声笑语。夏天,天气炎热,为了凉快,任可明跟着大一些的小朋友整天在小河里泡着,不久他便学会了游泳,虽然动作并不规范,但那份自由和快乐却是无法言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可明的游泳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可以在村里的小河岸的这边游到对岸5个来回,还可以潜到水底,在水底潜游好几米。村里比他大一些的几个小朋友阿友、阿相、阿军,甚至都比不过他。每当他们在河里比赛游泳时,任可明总是能赢得其他小伙伴的羡慕和赞叹。

在村里,各家做饭煮菜用的水是村后边小山坡上的井水,傍晚大人们劳动回家,都要到这口井打水,然后挑回家,再把挑回来的水倒进家里的缸里,用完再去挑。其他的用水,如洗菜、洗衣这些,全村人都来村边的小河边完成。每天的早上、傍晚,男女老少都到小河岸边来,洗菜的洗菜,洗衣的洗衣。大家互相聊天,谈论着村里的琐事和外面的新鲜事,小河成了古坝村的一个缩影,承载着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然而,小河也有它的烦恼。每过几年,小河里淤泥就会越来越多,影响河水的流畅和村民们的用水。

这一年,村里决定对这条小河进行一次大清理,同时把一些弯曲的河道改直。工程规模有点大,加上农忙时节,估计需要一个月才能完工。

夏天正是炎热的季节,孩子们已经等不及河道修整完毕,就迫不及待地跳进小河里游泳。他们在小河里游来游去,你追我赶,好不快活。任可明与阿友、阿相他们几个小朋友也加入了这场欢乐的盛宴。他们在河里游玩了很久,直到肚子饿了,才上岸准备回家。

阿友、阿相他们走在前面,任可明走在最后。他们一边走着,一边回味着刚才在河里的欢乐时光。

突然,岸边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喊声:“快救人了,有人掉河里上不来了!”

任可明连忙转身跑到河边,他看见一个叫阿珍的小女孩,也就3岁的样子,满脸泪痕,她手指着河里,大声哭喊“阿娟,阿娟”。任可明顺着阿珍的手往河里看过去,只见一个更小的女孩在河里上下浮沉,手脚乱舞,眼看就要整个人就要沉下去了。

情况危急,任可明想都没想,就立即跳进河里。他快速游到阿娟身边,一把拉住阿娟的手腕,就往岸边游去。阿娟因惊慌失措,拼命搂住任可明,任可明被她抱住,差点喘不过气来。连忙大喊:“别搂我,放开手!”但阿娟不听,还是紧紧抱住任可明。

任可明感到一阵窒息,他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下去,否则两个人都会有危险。于是,他狠狠地一巴掌打在阿娟的脸上。阿娟被打蒙了,只好放开双手,也不敢哭了。任可明趁机拉住阿娟的手,拼命往岸边游去。

好在只是一条小河,河并不是很宽。不一会,任可明就把阿娟拉到了岸边。此时,阿友、阿相也赶了过来,他们一起把任可明和阿娟拉上了岸。阿娟被救上来后,吐了几口水,又哇哇大哭起来。任可明拍着她的背安慰道:“阿娟,不怕,不怕,我们上岸了,没事了。”

阿珍急忙上前,紧紧拥抱住阿娟,眼中满是感激之情,随后她拉起阿娟的小手,两人一同踏上了回家的路,留下了一串感激与温馨的背影。

在那个纯真质朴的年代,没有“见义勇为”的正式称谓,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但任可明那年仅五岁,若时光能穿越,他或许会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见义勇为小英雄。

确认阿珍与阿娟安全无恙后,任可明、阿友、阿相几人才相继踏上了归家的路途,回家吃饭。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高悬,鲁奶奶牵着阿娟的小手,缓缓步入了任可明家的院落。任母玉娘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忐忑,她以为儿子在外惹下了什么麻烦,连忙将任可明唤至身前,神色紧张地询问他究竟做了何事。

鲁奶奶见状,连忙上前几步,握住玉娘的手,和蔼可亲地说:“玉娘啊,你可错怪可可了,他今天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呢!”

玉娘闻言,眉头微蹙,疑惑地问:“什么好事?”

鲁奶奶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缓缓道来:“今天下午,我们家阿娟不慎落水,多亏可可及时相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说罢,她轻轻推了推阿娟,“阿娟,快给可可哥哥磕头,谢谢他。”

阿娟乖巧听话,立刻来到任可明面前,对着任可明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玉娘见状,连忙上前扶起阿娟,连声说:“使不得,使不得,鲁奶奶,您这样太客气了。”

鲁奶奶又从怀中掏出一个红包,里面包着两毛钱,郑重其事地递给玉娘:“玉娘,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感谢可可对阿娟的救命之恩。”

玉娘连忙推辞:“鲁奶奶,您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呢?”

任可明也在一旁附和道:“奶奶,真的不用了。”

鲁奶奶却坚持说:“这个红包你们一定要收下,不然就是我们失礼了。”

无奈之下,玉娘只好收下了红包,并拉着任可明一起向鲁奶奶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看着鲁奶奶带着阿娟满意离去的背影,玉娘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与自豪,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