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农村沉浸在一片贫穷而艰苦的生活中。
那是一个物资匮乏、信息闭塞的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农村普遍比较穷,土地由生产队集中管理,实行工分制,每家出劳力,靠双手挣工分,生产队通过各家工分的多少来分配粮食和物品。
任可明的家在一个边远的小山村,村庄三面环山,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过村前,山虽不高,却也郁郁葱葱,山清水秀,为这个小村庄增添了几分灵气,但却没能为村民们解决温饱。
任可明的父亲任广源是个勤劳朴实的庄稼汉,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一双大手布满了老茧,家里很穷,但他每天都要喝上两口小酒,酒不贵,是村民自制的土烧酒。任可明的母亲玉娘是个温柔贤惠的人,但因身体不太好,时常需要休息,无法像其他村民一样常年跟着生产队下地干活,挣的工分不多。任可明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但都没有到时挣工分的年龄,姐姐放牛,哥哥读书,家里还有一个爷爷,已经年迈,无法为家里挣工分,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担几乎全压在了父亲任广源一个人的肩上,巨大的生活压力使任广源的脾气变得粗爆。
生活并没有因为这个家庭的勤劳和善良而给予特别的眷顾。在那个年代,农村的生活本就艰难,加上玉娘的身体状况不好,使得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更是难上加难,任广源时常在想,什么时候才能让家里的人过上温饱的日子。
当任广源还没想明白时,任可明出生了。那时,农村的孩子都有一个小名,任广源给任可明起的小名叫“可可”,意味着这孩子以后可能可以,即可能会有出息。可可的到来让任广源既喜又忧,喜的是家里又将增添一个新生命,忧的是本就拮据的生活将更加艰难。
在那个时候农村的生产方式单一,除了种地就是养些家禽家畜,挣工分的渠道有限。任广源虽然勤劳,但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门槛上,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奈。
每年的深秋,生产队的二季稻谷都收割完毕,生产队的农活没有那么多了。为了改善生活,任广源就带上干粮,翻过村里的小山,到更远处的大山上,去找一些草药,这些草药晒干后,拿到集市上去卖,能够换回一些钱,来改善家里的生活。
在任可明四岁的时候,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秋高气爽的季节,也是任可明永远记得的日子。
任广源像往常一样背着竹篓进山采药,他穿梭在山林间,目光搜寻每一个石缝和树叉,希望能发现更多的草药。就在他专心致志地采药时,突然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悠扬的山歌声。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瑶族服饰的中年汉子正站在不远处的一块巨石上,放声高歌,那歌声悠扬动听,充满了山野的韵味。任广源被这歌声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
“兄弟,你也是来采药的吗?”任广源走了过去,热情地打招呼。
“哦,是的,我是这大山里的人,今天天气不错,所以上山来采点草药。”那人回答道,山里的人都比较好客,他热情地向任广源介绍这片山林。
两人一见如故,那个人告诉任广源,他名叫阿吉鲁,是这片大山的儿子,世代居住在这里。两人聊了很多话题。他们有很多相同的兴趣爱好,俩人越聊越高兴。阿吉鲁说他家离这不远,就在山脚下,他热情邀请任广源到他家做客,任广源被阿吉鲁的真诚打动,他抬头看一下天上的太阳,觉得时间还早,便答应了。
在阿吉鲁家,任广源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吃过午饭后,任广源告别阿吉鲁一家,离别时,他盛情邀请阿吉鲁明天到他家做客,阿吉鲁愉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阿吉鲁如期来到了任广源家,任广源一家热情地招待了阿吉鲁,任广源与阿吉鲁从此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结拜为异姓兄弟。
在任广源家,阿吉鲁注意到了任可明,发现他聪明伶俐,非常可爱,连忙搂在怀里,爱不释手,久久不愿放下。
任广源见状,连忙吩咐任可明“可可,快叫干爹”。
一声“干爹“把阿吉鲁的心都融化了。
阿吉鲁家里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这让他一直感到遗憾,当阿吉鲁得知任可明还有一个哥哥时,眼中瞬时透露出非常羡慕和渴望的眼神。
“兄弟,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你能否答应?”阿吉鲁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
“你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任广源爽快地回答道。
“我……我想把可可过继给我做儿子,你看怎么样?”阿吉鲁有些紧张地说道。
任广源闻言一愣,他没想到阿吉鲁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道:“这件事我得家里人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再答复你。”
阿吉鲁点了点头,他热情地盼望这件事能够办成。
阿吉鲁离开后,任广源连忙跟玉娘商量这件事情。
任广源说:“玉娘,我们家很苦,负担比较重,可可过继给阿吉鲁的话,我们负担会轻一些”。
可是玉娘一听,立刻坚决反对。
“不行!我不同意把可可过继给别人!”玉娘的声音有些激动,她的眼眶也红了。
“可是,阿吉鲁是真心想要一个儿子,而且他家里条件也不错,可可跟过去的话,他会过得更好的。”任广源试图说服玉娘。
“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我可舍不得把我的心头肉送给别人!我们两个孩子也是养,三个孩子也是养”玉娘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眼见无法说服玉娘,任广源想从任可明身上找突破口,他连忙把任可明拉过来,问道:“可可,你愿到阿吉鲁干爹家吗?你到他家,你会吃得好穿得好一些”。
任可明小小年纪,不知道好一些是什么概念,虽然看起来阿吉鲁干爹很喜欢他,但阿吉鲁干爹是大山里的人,听村里的人时常说大山里经常有狼啊这些野兽,大人们经常吓唬小孩“你不听话,把你送进大山喂狼”。想到时这,任可明一阵哆嗦,连忙摇头,说“我不去,我不去山里”。
任广源见任可明也不答应,心里很不好受。
说心里话,任广源自己也舍不得把儿子送给别人。可是,他又想到了家里的困境,还有阿吉鲁的真诚请求,心里十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