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第一桶金

第六十三章 庭外和解两相宜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许天亮也没找代理律师,一切都自己亲自干,看来是成竹在胸,志在必得。他也做了充分准备,起诉书虽然简短,但是有理有据,十分扎实。说话的语气也坚定自若,铿锵有力。他说,一九九八年洪涝灾害发生后,辰星公司法人代表陆解放承诺捐助我村一百万元人民币用于灾后重建,并通过北疆日报等新闻媒体对外广为宣传,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从而使辰星公司这样一个连年亏损的企业,一跃成为北疆市最大的民营公司。数据显示,一九九八年以前,辰星公司上缴的利税都是贷款,但是从一九九九年开始盈利,并且兼并了多家国有企业。但是,承诺给我村的重建资金,却一直没有兑现。因此,原告请求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支付承诺的一百万元重建资金及利息。

许天亮宣读完起诉书,面露得意之色,看那样子,似乎已经胜券在握了。

杨如海说:“被告方,请阐述你的意见。”

魏小平就站起身,宣读他的应诉书。他的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点:

一、一百万这个数字,是许天亮向运送赈灾物资的周启民提出的,周启民并未同意,当然,他也没有权力答应。

二、北疆日报刊发这条新闻,是记者楚天舒的个人行为,她本意是促成这次捐资的实现,客观上引起了一些人的误解,也给被告方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是好心办了坏事。

三、捐助灾后重建资金的事,周启民曾向董事长陆解放汇报过,被陆解放否决了。

法官杨如海宣布:“请证人周启民出庭作证。”

“周启民去了外地,他不愿出庭。”魏小平说。

“请证人楚天舒出庭作证。”

“楚天舒早已辞职去了南方,目前还没有联系上她。”魏小平依然表示无奈。

杨如海环视一下法庭,朗声道:“被告代理律师,既然当事人未能出庭证实你的观点,依照法律程序,法庭暂时休庭,待合议庭审议后,择日宣布判决结果……”

杨如海刚要喊休庭,法庭大门突然被推开,两个人大步流星冲了进来,冲杨如海喊道:“法官,请等一下,我有话说!”

坐在观众席上的陆解放、于福林、陆邓芸等人,不约而同被他的喊声吸引住,齐齐把头扭了过去,果然看到周启民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楚天舒跟在他的身后。

陆解放轻轻舒了口气,紧绷的脸上松弛了许多。

于福林脸上露出了微笑,赞许地点点头。

坐在一旁的陆邓芸,悄悄向周启民竖起了大拇指。

已经打算起身离座的杨如海重又坐了下来,凝视着周启民,疑惑地问:“你是谁?”

“我是周启民,就是这次捐赠事件的当事人。法官,我可以说说我所了解的情况吗?”

杨如海说:“可以,你说吧。”

周启民走到会场前面,转过身面向大家,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尊敬的法官,我以法律的名义保证,我所陈述的事实,都是真实的,如有不实之处,愿受法律惩处。”

周启民就简单叙述了事情的经过,最后说道:“当许天亮主任提出要我公司捐助重建资金的建议后,我也感同身受,觉得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许家屯灾后重建,就向陆总转达了许天亮主任的建议。但是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我公司经营前三年效益是不尽人意的,特别是为了缴纳市政府的高额利税,还要向银行贷款,确实没有大笔资金投入到灾后重建中去,陆总否决了这个提议。而北疆日报记者楚天舒为了促成此事,已将这个提议作为头条新闻刊发在北疆日报上。对此给许家屯村造成的困扰,我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许主任,向许家屯全体村民致歉,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谅解。”

周启民说完,向许天亮深深鞠了一躬。

许天亮很不自然地看了周启民一眼。

周启民直起身,退到观众席后面。

楚天舒向杨如海举手致意:“法官先生,我是原北疆日报记者楚天舒,我请求发言。”

杨如海点点头:“可以发言。”

“谢谢。那几年,辰星公司名声很大,我经常去采访,跟公司几位领导都很熟,当时我天真地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公司的决策,愿意捐赠这笔钱,所以在未征得辰星公司同意的情况下,就抢先发表了这篇报道。后来周启民告诉我说公司不同意捐款,我当时虽然十分沮丧,但也毫无办法,这事就不了了之了。我对自己的天真幼稚向许主任道歉。”

这时,所有的法官和现场观众,对事件的经过也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人们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许天亮。许天亮的脸便迅即胀得通红了。

“法官,我撤诉,这个官司,我不打了!”

“法庭同意撤诉。本案原告,请说说你的感想吧。”

许天亮站起身,看了陆解放一眼,发现陆解放也正在看他,他不敢跟陆解放对视,便急忙把自己的目光移开了。

“我跟辰星公司合作多年,村里有上百人在辰星公司打工,对辰星公司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随着辰星公司这几件发展得越来越好,跟我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特别是对那些到了退休年龄的老村民,不仅从未缴纳过一分钱的养老保险,而且没有给过任何经济补偿,对这种为富不仁的事,想想就来气,我就想寒碜寒碜他,让世人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嘴脸。再加上这几年村里也没什么像样的企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我就想剑走偏锋打一场官司,打赢了就赚了,打输了也不搭啥。现在我认识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给法院找了麻烦,也给陆总添堵了,对不起!”

许天亮说完,向现场法官和陆解放等人拱手致歉。

杨如海看了一眼陆解放:“陆总,你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陆解放刚想说话,却被陆邓芸打断了:“法官,我能说几句话吗?”

“可以,你说吧。”

陆邓芸站了起来:“首先我代表辰星公司感谢法庭,感谢杨庭长,也向许主任表达歉意。我也是农村出生,农村长大的,我知道,农村现在还很落后,村里的生活还很苦,在城乡结合的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受到许多不公平待遇,因此我很理解许主任的心情,村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能过上好日子。我们公司能有今天,与许家屯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许主任,我们辰星公司愿与贵村展开合作,帮助村域经济快速发展!”

许天亮不由眼睛一亮:“陆总,怎么合作,能具体说说吗?”

“我公司是煤炭企业,吃的是资源饭,而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企业转型是必然的选择。我计划成立一家农工商一体化的公司,主要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我们先期投资购入农具、种子、化肥等,农产品由公司全部收购。这是一个双赢的项目,许主任如果同意,我们马上就可以签订协议。”

许天亮大声说:“好啊,我愿意,当然愿意!”

杨如海不由笑了:“你们合作的事,可以单独谈。现在我宣布,休庭!”

听了杨如海的话,观众席上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大家一起往外走,陆解放四处睃巡,寻找周启民。

周启民和楚天舒一道,也随着人流往外走。

陆解放抓住周启民的手:“启民,天舒,你们远道而来,走,吃饭去,我给你们接风!”

周启民却有点难为情:“谢谢陆总,公司有事,得急着赶回去呢。”

“你也开公司啦?”

“一家小公司,混碗粥而已,让陆总见笑了。”

“启民,几天不见,我们之间生分了。”

这时于福林走了过来,主动跟周启民打招呼。两人寒暄几句,周启民就把头转向了陆解放:

“陆总,于书记,来日方长,一切都来得及。天舒,我们走吧。”

周启民拉着楚天舒的手,急急地走了。

被晾在那里的陆解放回头跟于福林说:“你看看,启民还生我的气呢。”

于福林安慰他:“别急嘛,过段时间自然就好啦。”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