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第一桶金

第六十一章 洪水过后见真情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陆解放想,这回总可以过几天安生日子了吧。可是难呀,这不,没过多久,他就又遇到了麻烦,而且是大麻烦。

他被人告了,没有事先知会,也没有任何接洽,就一纸诉状,直接把陆解放告上了法庭。

正应了那句老话,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陆解放为什么吃了官司,他居然一无所知,懵懵懂懂,完全不知就里。

但是法院的传票却是货真价实,法庭的大印红鲜鲜亮堂堂的,绝对是真的。

陆解放赶紧让于福林去请律师,陆解放知道,于福林与律师界相熟,于福林就去请魏小平。魏小平以前给辰星公司代理过官司,效果还不错,陆解放就口头承诺,聘请魏小平出任公司法律顾问。可是后来公司发展比较顺利,也没有什么法律纠纷,陆解放就有点怠慢了人家,讲好的律师费也一直拖欠不给,最后不了了之。魏小平因此对陆解放很有意见,不愿意再跟他有半点交集。好在是于福林亲自出面,魏小平碍于情面,这才答应帮忙,代理这个案子。

魏小平接了案子,就赶紧去法庭了解案情。魏小平这才知道,原来起诉辰星公司的原告叫许天亮,是许家屯村的村委会主任。起诉事由是辰星公司涉嫌欺诈,具体说就是诈捐,原本承诺捐赠许家屯一百万元的灾后重建资金,并且在新闻媒体上做了大量宣传,但达到了宣传目的后,却拒绝支付资金。因此诉求法庭强制执行辰星公司支付承诺款项。

听魏小平说完,陆解放恍惚想起来了,似乎有那么一点印象,但当时是周启民具体经办的,细节已经模糊,完全记不起来了。

三年前,也就是一九九八年夏,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地处北方的北疆市成了这场自然灾害的重灾区。

许家屯地处山区,地势较高,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拥有一百多户居民的小山村,会首当其冲,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村屯之一。

许家屯远江河,近高山,在村东头后面,就是两座绵延数十公里的大山。七月二十二日,阴沉多日的天空仿佛更加凝重了,几团巨大的乌云上下翻滚,像数条受惊的巨龙在大海中挣扎腾跃,左冲右突,似要挣脱大海的羁绊,直搅得海水波翻浪涌,水花四溅,终于,承受不住撞击的海堤决口了,海水无拘无束铺天盖地泼洒下来,密如水帘般的倾盆大雨,毫不停歇地倾泻了一天一夜,低洼之处早已变成了一片白茫茫水乡泽国。

地处高坡上的许家屯自然无虞,有村民还十分庆幸,说这么大的雨,山下的村民够受的了。

许天亮倒是不敢大意,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他就穿上雨衣,顶着漓漓拉拉的残雨出去巡视。当他走到村头,站到高岗上时,忽然隐隐约约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他竖起耳朵仔细聆听,这声音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既感到熟悉,又十分的陌生。他抬头远望,不由得大吃一惊,只见一片黄褐色的液体正在两山之间的沟壑中,向下漫漫蠕动。难道这就是坊间流传的他只听说过却从未见识过的泥石流吗?

许天亮容不得多想,立刻跑到最近一户村民家敲窗砸门,扯着嗓子大喊:“赶快转移,泥石流来啦!赶快转移,泥石流来啦!”

被叫醒的村民揉着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走出来,迷迷糊糊地问:“许村长,你这么大喊大叫的,出啥事啦?”

许天亮指着远处大叫:“山洪下来了,赶紧叫大家快跑!”

村民一看,当时就吓傻了:“哎呀妈呀,大水真的来了!”

“还愣着干什么,快点带上家人,往后山高坡上跑,晚了就来不及啦!”

许天亮站在村街上,手里拎一个破脸盆,一边用木棍使劲敲,一边嘶哑着嗓子大声喊叫,刚起来的那个村民也跟着大声嘶吼,村民们都听见了,慌忙套上衣服,顾不上带走值钱的东西,就从屋里窜了出来,抱着小的,拽着老的,拼命向后山逃避。

那边,洪水裹挟着乱石、树枝以及野兽的尸体已经排山倒海般顺势而下,在村街上横冲直撞。几米高的浪头跳跃着,滚动着,几乎是无坚不摧,所到之处,瞬间夷为平地,其所蕴含的巨大能量,真是让人惊心动魄。

所幸,村民们都及时逃过这一场劫难,没有伤亡。但却冲毁房屋近百间,损失牲畜家禽无以计数,很多村民一夜返贫,几十年的积蓄化为乌有。

消息报道后,全市震惊。

市委立即号召全市各单位,对受灾区伸出援手,进行捐助。市内各企事业单位闻风而动,各尽所能,对许家屯送钱送物,进行无偿援助。

周启民去见陆解放:“陆总,现在全市都动起来了,我们也应该有所表示,许家屯还是咱公司的友好村屯呢。”

于福林也在一旁帮腔:“是呀,咱们收购许家屯小煤矿时,许天亮还是满支持的呢。”

陆解放说:“应该的,应该的,启民,这事你去办吧,原则上,每户一袋白面,十斤豆油。对了,别忘了搞好宣传,社会效益我们也得要嘛。”

周启民说:“没问题,咱们不是有御用记者楚天舒吗,我打电话,请她跟我一起去。”

周启民就带上支票,去粮油公司购买了150袋面粉,150桶大豆油,雇了一辆大卡车。然后给楚天舒打电话。

“启民,找我什么事?我正要出去采访呢。”

“我就是给你提供新闻素材的,我们公司今天去许家屯送救灾物资,你要不要一起去做采访?”

“当然要啊,我这就过去,跟你一起去许家屯!”

“那你快点,我们一会就出发了。”

楚天舒与周启民在会合地点见面后,就一起上了大卡车,直奔许家屯而去。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中午时分,大货车到了许家屯。那时许家屯村主任许天亮正忙得不可开交,忙于接待各单位的来宾。见了周启民后,也只是打个招呼,握了握手,无暇顾及许多,就招呼别人去了。

周启民急了,追上去拽住许天亮的胳膊:“许主任,给我找几个人卸车呀,我这车是雇来的,耽误时间是要付钱的。”

许天亮说:“不好意思啊周总,你没看我这忙的脚打后脑勺嘛,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人给你卸车,你自己想想办法吧。”

许天亮说完,就不管不顾地走了。

“嘿,好像我是来找麻烦的,什么态度啊这是!”

楚天舒劝慰道:“许主任心急,可以理解,再说也确实够他忙的,你就别跟他计较了。”

周启民想想也是,也就不说什么了。他给了司机一百块钱,让司机帮忙,在车上帮他卸货,他一袋一袋把面粉扛到了指定地点。一车货卸完,累得周启民几乎虚脱了,躺在地上半天动弹不了。

楚天舒拿来几瓶矿泉水,一袋饼干,几个人吃了几口,看看时间不早了,准备起程回去。周启民正想去跟许天亮道个别,没想许天亮这时走了过来。

“不好意思啊周总,让你受累了。”

“没事,我年轻,干点活也不是啥坏事。”此时周启民早已经消气了。

“怠慢了怠慢了,请转告陆总,谢谢了,谢谢了。”

“我一定转告。”

“不过……”

许天亮欲言又止,笑而不语。

“许主任还有什么话请讲,我一定转达。”

许天亮眼珠儿转了转:“你们陆总也太抠门了吧,一袋面,一桶油,都什么年代了,这点东西多寒酸呀。再说了,这也是自讨苦吃啊,送点现金,多方便的事。弄这么大一台车,看着挺排场的,其实也值不了多少钱嘛。”

许天亮也是被各路物资搞昏头了,说话就没了把门的,大咧咧直通通把自己的想法喷了出去。

话是实话,可是,周启民却觉得十分委屈,辩解道:“许主任,你可别把陆总的好心当成驴肝肺,送面送油是我的主意,你有什么不痛快只管对我说好了。我们这车东西,大忙帮不了,小忙总能帮得上的,并不是为了什么装点门面。”

见周启民不高兴了,许天亮赶忙往回拉话:“我一时心急,嘴巴吐噜扣了,意思没表达清楚。我的意思是说,许家屯跟辰星公司是关系单位,现在许家屯遭遇天灾了,辰星公司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不是!”

“许主任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我回去一定转告陆总。”

“周总你也看到了,许家屯受了这么严重的天灾,灾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这要全市的企事业单位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辰星公司是全市的龙头企业,应该打个样,带个头,出一部分资金,只要辰星公司行动了,就会带动全市的企事业单位,齐心合力帮我们渡过难关!”

周启民心中暗想,这个许天亮,外表看上去朴实憨厚,可实际上精明得很呀。嘴上却说:“许主任这个想法很好,我回去就向陆总汇报。”

楚天舒作为记者,此时就产生了新闻敏感,连忙问道:“辰星公司要为许家屯灾后重建捐助资金,表达了企业的心声,那么请问周总,你们辰星公司打算捐献多少?”

“这个我回答不了,要回去请示陆总。”

许天亮接口道:“像辰星公司这样的企业,捐二百万不多,捐一百万不少,我们期待辰星公司拿出爱心,至少捐献一百万元!”

楚天舒在一旁敲起了边鼓:“一百万元对辰星公司来说,确实不算多,许主任,我们北疆日报要做一个中间人,给你们牵线搭桥,为促成此事,贡献一分力量!”

许天亮冲楚天舒拱手道:“那就拜托了,楚记者。”

谁知楚天舒的牵线却十分奇葩,她并未与陆解放沟通,就在北疆日报上发表长篇报道,题目也很吓人:《辰星公司出手不凡,捐助百万灾后重建》,把许家屯希望辰星公司捐款一百万元,说成了辰星公司计划捐赠一百万元。这篇报道,当时还引起全社会不小的轰动。那时的一百万,确实不是个小数目,陆解放如此阔绰,出手不凡,明星企业家就是不一样,令人刮目相看。

陆解放看了这篇报道也是一头雾水,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捐助许家屯这笔巨款啦?那几年,虽然年年上缴利税千万元,可那都是贷款呀,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哪有闲钱搞捐赠?他把周启民找来,问这是怎么回事?周启民也是一脸蒙圈,说楚天舒是咱们的人啊,怎么为许天亮说话了呢?

陆解放又问楚天舒,楚天舒说我写的稿子也是没有问题的,是编辑为了博取眼球,刻意改的。编辑也是好心,想以此营造一个扶危济困的良好氛围,带动全社会都来奉献爱心,从而让受灾村屯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楚天舒安慰陆解放说:“陆总别担心,这笔钱不是要你真出,只是宣传一下而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