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第一桶金

第四十二章 企改进入深水区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送走小约翰一行,陆解放发现,这几天光为他们的诉讼案伤脑筋了,眼前一大堆事情都几乎耽误了。

他马上紧急部署,安排几件重要事情。

一是要于福林跟银行联系,以公司设备和厂房做抵押,贷款八千万元,贷款用途为在上海设立新公司、预购生产原料、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这三项举措,都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公司班子会上,大家也是一致同意高度认可,于是就定了下来。

资金到位后,陆解放把它们分成三大块,一是分出一千五百万元,划给麾下的三家小煤矿,一部分作为煤矿设备更新和弥补安全欠账,一部分作为煤炭预付款;二是分出五千万元在上海设立焦炭经销公司,由吴江涛负责,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注册;三是剩下的一千五百万元,作为技术改造资金单独存放进一个账户,责任人是周启民,先设计改造方案,通过后再行实施。

周启民嘴上没说什么,可是心里却直打鼓。按理说,眼下这三项重要任务,确实是公司必须进行的重点工作。但如此紧锣密鼓地同时进行,而且又是借钱办事,却是有悖常理的。一向心存芥蒂的周启民不能不怀疑,这个陆解放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要起什么样的妖鹅子。

他向于福林抱怨:“于书记你不觉得奇怪吗?就说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这事确实该干,可是有必要提前贷款吗,贷款是要支付利息的啊。还有,小煤矿是咱们自己的,以前购进原煤,有钱没钱都无所谓,啥时付款更是没得说,现在倒好,提早就把钱付了,这是什么意思嘛。”

“咱们跟陆总的思路不在一个频道上,他可能是想,小煤矿以前付出很多,要回报他们,给他们让点利吧。”

“可是……真让人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就别想了,照陆总的吩咐,去干你自己该干的事吧。”

周启民一边摇晃着脑袋,一边步履沉重地走出屋去。

于福林也直摇头,想不明白周启民为什么会有这些奇怪想法,也想不明白陆解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只好无助地笑了。

见手下几员干将都按照自己的安排动了起来,陆解放心想,眼下最要紧的是该请他的老泰山,邓逸华的父亲,北方大学著名教授邓佑亭出山了。

邓佑亭已经退休几年了。尽管这些年,陆解放每次去省城都会去岳父家看望二老,但邓佑亭却从未来过北疆市。只是夫人实在想女儿和外孙女了,就只身来北疆小住几天。夫人让邓佑亭同往,他却说,清静惯了,害怕人多吵闹。陆解放毕竟是国企老板,迎来送往是免不了的,应酬也是习以为常的,他不想凑这个热闹。

倒是女儿女婿经常来省城看望他们,老教授倒也如愿以偿,过自己简单的生活。

邓佑亭是全省颇有名气的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累了一辈子,退休了,就想安度晚年,每年都要带着老伴出去旅游,他们去过很多国家和地区,日子过得很是惬意,他也很享受自己现在的生活。陆解放知晓岳父大人的心思,也就不去打搅他,让他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不过现在已经火烧眉毛了,不得不去求助他这个清高自傲的老丈人了。

吕长发五十年代末出生,不到四十岁就当上北疆市的市长,正是年富力强,风华正茂的黄金年龄段,干事业的大好时期。但他总有一种施展不开拳脚的憋屈感。他觉得,跟南方沿海一带人相比,北方人思维保守,观念陈旧,胆小怕事,不敢出风头。北方与俄罗斯很近,建国初期,那时的俄罗斯不叫俄罗斯,而叫苏联,而且还是我们的社会主义老大哥,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东北重工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

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捆住了我们的手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投鼠忌器,始终迈不开脚步,与其他省份相比,总是慢半拍。而南方沿海一带却是一骑绝尘,把东北远远甩在了后面。单说产权制度改革吧,南方就出了个“卖卖市长”,本市的国有企业,不管盈利的还是亏损的,亏多的还是亏少的,一律卖卖卖,多给钱卖,少给钱卖,不给钱甚至倒贴也要卖。看得吕长发血脉偾张,激情亢奋,大声喊“爽!”他决心不再错过机会,一定要知耻后勇,迎头赶上。

因此,本市的这一拨改革,第一批报上来的十七家企业,从数量上看并不算少,但他却也并不感冒,因为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停产状态,就像人体上的一块烂肉,或者是一块处于病态的赘肉,割了是好事,至少不是坏事。可是这时,辰星公司主动提出要求,也要随这些坏掉的公司一起从肌体上分离出去,这让吕长发像是在枯萎草地中发现了一株虫草,让他顿时兴奋起来。他知道,这株虫草要自己去经历世间风雨,吸纳日月精华,最后长成为参天大树。

他不由得给陆解放点了一百个一千个“赞”,心里话:陆解放啊陆解放,你这个糙老爷们,却华丽转身变成花仙子,确实应该把你先嫁出去,找到你完美的去处。这时,吕长发脑海中灵感如电光石火般一闪,一个新词就蹦了出来:“靓女先嫁”!对,就是靓女先嫁,太贴切,太完美了。

第一批改革名单通过后,吕长发让秘书通知发展改革委主任张立冬,马上到他办公室一趟。

张立冬五十多岁,干工作喜欢四平八稳,不急不躁,但他接到政府办的电话,却不敢怠慢,马上就去了吕长发的办公室。

“吕市长,什么事这么急着要我过来?”

张立冬坐在吕长发对面,诚惶诚恐地问。

“当前市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深化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批改革名单已经确定了,在这十八户企业中,辰星公司是重点,你要亲自负责抓好落实,要在市府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产权制度改革。辰星公司的改革成效如何,具有标杆意义,对引领全市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一定要按照市里的改革方案,有序进行,不能出现任何哪怕一丝一毫问题。”

“我明白,从明天开始,我就进驻辰星公司,工作不落实到位,我就扎在那里,一蹲到底,决不离开!”

“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

“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我沟通,有哪些进展,也要及时向我汇报,我们要集中精力,打好这场企业改革攻坚战!”

“吕市长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保证完成工作任务!”张立冬神情严肃地表态说。

从吕长发办公室出来,张立冬就直奔辰星公司。

张立冬跟陆解放虽说认识,但接触不多,只是见面点头的关系,没有多深的交情。陆解放作为后起之秀,一颗北疆企业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以前对张立冬确实不太看重。但这一次,陆解放心中明白,张立冬作为市政府派下来的改革要员,对辰星公司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自然心生敬畏,高看一眼。他和于福林一起,下楼迎接。

“张主任,父母官驾到,非常欢迎啊。”

“陆总客气了,公务员,公务员,就是人民大众的服务员嘛,我这次来,是来帮助陆总解决实际问题的,更是为企业服务的。”张立冬乐呵呵地说着,吩咐司机小郭,“你回委里吧,下班时来接我。”

“看来张主任是要常驻沙家浜啊。”陆解放开玩笑说。

“那是当然,市政府要给陆总找婆家,吕市长还取了个浪漫好听的名词,叫做靓女先嫁。陆总,在我眼里,你就是个五大三粗的东北老爷们,怎么就成了靓女了呢。”

进到陆解放的办公室,落座之后,张立冬也开起了玩笑。

“张主任,是你把事情说反了,其实我是婆家的新郎倌,靓女是辰星公司,张主任现在的名分是企业所有者,是老泰山来相看女婿的,我说的没错吧。”

张立冬笑道:“嗨,陆总这个说法有点意思,你既然尊我为泰山,你也知道,辰星公司是北疆市第一美女,钟爱她的人多了去了,我一定要选个门当户对的女婿,这个乘龙快婿未必是你呀。”

陆解放却半真半假地说:“张主任,我可跟辰星公司一起生活了五年,算是老夫老妻了吧,现在要登记嫁人,我可是有优先选择权的哟。”

张立冬收起笑容,语气严肃地说:“这倒也是。不过,作为北疆第一美女,我的彩礼不会少要的,别到时候要价高了,把你吓跑了,那我可就要在全市比武招亲了,——实行公开拍卖,谁出的价钱高,我就把女儿嫁给谁!”

于福林给二人斟上茶:“张主任,喝口茶,边喝边聊。”

张立冬接过茶杯:“谢谢于书记。”

陆解放哈哈笑着说:“张主任,俗话说的好啊,凡是钱能解决的事儿,都不算事儿。而解决钱的事儿,也不算个事儿。”

“简单目测,我这靓女辰星,起码值几千万吧,你真有这么多钱?”张立冬放出了试探气球。

“我有办法解决呀,我去找银行贷款,可以吧?”陆解放回应道。

“方案没说不行,应该可以吧。”张立冬不置可否。

“我还可以变卖房产,也能凑几十万呢。”

陆解放也在试探张立冬的口风,却被张立冬迎头怼了回去。

“这点钱,只够买化妆品的,微不足道啊。”

“实在不行,我还可以插草卖身呀,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我的个人价值,也能值点银子吧?”陆解放打起了苦情牌。

张立冬大笑:“这个可以有,陆总的品牌,确实价值千金啊。”

闲聊了一会,相互间基本摸清了对方的底线,张立冬言归正传,正色道:“陆总,说了半天都是嘴上会气,辰星公司的家底到底有多厚实,我们只是猜测。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看看公司到底值多少钱?不摸清家底,下一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就是一句空话啊。”

“清产核资具体怎么做,张主任请你给个意见。”陆解放虚心讨教。

张立冬反客为主,直言道:“这事简单,请本市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你们如果有困难,发改委可以出面,帮助聘请一家。”

陆解放连忙摆手,否决了张立冬的提议:“我们可以的,本市的吉瑞会计师事务所,跟我们有过合作,我想请吉瑞过来,张主任有什么意见吗?”

张立冬想了想:“可以,吉瑞是一家合伙公司,资质没有问题,我没意见。”

“那就这样定了,请吉瑞。”

张立冬点点头,表示同意。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