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第一桶金

第三十二章 春风得意归故乡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陆解放就任辰星公司总经理的第四年,是他最感扬眉吐气的一年,这一年的利润实现了翻番,除足额缴纳市政府的一千万元利税外,还偿还了银行贷款,职工的奖金、福利都是几年来最好的。

这一年市政府的奖励力度也是最大的,辰星公司等几家千万元利税大户除拿到百万奖金外,还各奖励一台小汽车,小汽车不是账面上的虚拟奖品,而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市政府团购了一家国有车企的实验产品,每台平均售价不到八万元。小汽车的品质虽说不那么令人满意,但毕竟也是簇新的小汽车,能获得一台市政府奖励的小汽车,也是一件让人颇感荣耀的事情。

辰星公司提前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每人分到了厚厚一沓人民币,然后就放了春节长假,全体职工都喜滋滋乐呵呵地回家过年去了。

陆解放决定,今年,无论如何也要带上全家回乡下看望父母,心安理得和老父老母过一个团圆年了。

陆解放进城已经八年,差不多是一个抗日战争的长度了。头四年,他每年都带着邓逸华和女儿回家过年,往往是腊月二十九到家,呆上几天,过了正月初六就要回矿上班。他觉得这很正常,跟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样,过一种候鸟般的生活。

可是自从他当上辰星公司总经理后,他的想法突然就变了。他觉得虽然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却也承载着父母的希望,担负着全村父老乡亲的期待,他不能每年总是灰溜溜穷嗖嗖地坐着公交车,回到乡下给二老问声好,一家人在一起吃顿饺子,放下几百块钱,然后再次回到城里苦熬。那样周而复始,是永远也没有尽头的。

他决定,下次回来,一定要风风光光地,扬眉吐气地,要给那些进城打拼的务工者们带个好头,做个榜样,告诉所有的父老乡亲,咱农民和城里人一样,甚至比城里人要更加城里人,比任何人干得都要好。要活出个样儿来,即便别人看不见,给自己看也好。

但他的拼搏并不顺利。

虽然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拿到了好多好多的奖状,得到了大笔大笔写在纸面上的奖金,和市委书记市长并排而坐,合影留念,在大会上慷慨激昂地作报告,在闪光灯和鲜花中招手微笑……这些在常人眼中每一项都是难以企及的,可在他的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不牢靠,像是水中月,镜中花,能看得见,却抓不到。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让他不敢回家去见父母,不敢去见他的左邻右舍,他的发小,他的同学,不敢去见那些相处几十年的光腚娃娃。

今年他终于如释重负,觉得应该潇潇洒洒风风光光回去一趟了。

尽管父亲每年都进城几趟,每次来,都带一些自家园子里的时鲜蔬菜、水果,秋天的毛豆、青苞米,来了能小住几天,但母亲田桂英却一次也没来过。田桂英说,家里没人不行啊,鸡鸭要喂,菜地要浇,放手一天不管,那些成了精的鸡们鸭们鹅们,还不得上房揭瓦闹翻天呢。破家值万贯,实在离不开人的。

陆解放最想念的就是母亲,扒拉手指算一算,他已经有四整年一千四百六十多天没有看见母亲了。

“芸芸,我们一起去商店采购,明天咱们全家一起回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

“太好了老爸,我早就想爷爷奶奶了。走吧,我要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给奶奶选一件礼物呢,老爸给参考下。”

“好。”

爷儿俩就上了“奔鹿”牌轿车,高高兴兴地去了商场。今天的陆解放出手格外阔绰,凡是喜欢的,实用的,喜庆的,也不问价,就往购物车里装,装满了,芸芸就往汽车后备箱里塞。没用多大功夫,后备箱就塞得满满当当的了。

“芸芸,想好给奶奶买什么礼物了吗?”

“我想给奶奶买件羊毛衫,奶奶住平房,保温差,冬天屋里很冷,羊毛衫最保暖了,奶奶穿正好。”

“好,芸芸想得很周到。”

想起当年在乡下时,冬天屋子里确实很冷,偎在火墙根也被冻得咝咝哈哈的,陆解放很羡慕那些有羊毛衫穿的人。无奈当时经济不宽裕,几次想给母亲买一件,最后都不了了之。如今母亲年纪大了,确实需要一件上好的羊毛衫。芸芸这孩子真是有心,女儿长大了。

年货基本齐备,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一早,一家三口就上路了。

“爸爸,让我开车吧。”

“为啥?”

“我都好几年没回乡下了,可是,我经常在梦里梦见村前那条小河,河里的水可清凉了,里边的小鱼小虾都清晰可见,我还经常梦见进村的路,坑坑洼洼的,一点也不平坦,我跟小伙伴们在路上奔跑,一不小心就绊了个跟头。我今天开车,看看还能不能找到那条进村的路了。”

“好,你开车。芸芸,那条回家的路,你一定要记在心里,到啥时候都不能忘记了,明白吗?”

“我懂,老爸,那是您的故乡,也是我出生的地方,我不会忘记的。”

这时,陆解放的手机响了,是田桂英打来的。

“解放啊,你们走到哪儿啦?”

“妈您别着急,快了快了,再有半个小时就进村了。”

“妈这就出去,上村头接你们去!”

“妈,天怪冷的,您别出来了,就在家里老实待着,我们一会儿就到了。”

邓逸华也在一旁说:“是呀妈,天冷,您就别出来了。”

田桂英说:“解放啊,你那些同学、朋友听说你今天回来,都在咱家里等着呢,他们要出去接你,我就是跟着。”

“妈您真是……”

陆解放心情有点复杂,闭上眼睛不吱声了。

过了一会儿,陆解放看看手表,催促道:“芸芸开快点,省得让他们在外面挨冻。”

“嗯,我知道了。”

陆邓芸踩了下油门,小汽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蹦蹦跳跳地向前行驶。

陆解放一不留神,脑袋“咚”地一下撞到了小车棚顶,但他依旧难掩兴奋的心情,扭头问:“芸芸,汉高祖刘邦有一个什么大风歌,怎么说的来着?”

陆邓芸看了一眼父亲,吟诵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老爸,您现在的心情,是不是跟刘邦荣归故里很相似呀。”

“丫头,你嘲笑老爸是不是?呵呵,中国人嘛,家乡观念那是扎根在心里的,在外打拼的,哪个不想荣归故里,光宗耀祖呢,老爸也是个凡夫俗子,想显摆显摆也不奇怪嘛。”

说话间,小轿车已经到了村口。举目望去,村口站着一大片的村民,挤挤擦擦摩肩接踵的,陆解放连忙示意陆邓芸停车。

“芸芸,你开车在后面跟着,我和你妈下车。华姐,你把这个包拎着。”

陆解放把一只黑色皮包放在邓逸华手里。

一群孩子挤在最前面,有的摸摸汽车,有的围在陆解放跟前,嘻嘻哈哈的笑闹着。陆解放拉开皮包拉链,从里面抓出一大摞红包,给孩子们挨个分发。分到红包的,便开心地跑走了。

打发走孩子们,眼前的便是他的那些同学以及一起玩泥球的光腚娃娃了。陆解放和大家一一握手,热情邀请他们一会去家里喝酒。“我带回两箱北疆大曲,今天咱们可要痛痛快快喝几杯,不喝趴下谁都不许走!”

陆老大和田桂英站在最后面。陆解放和邓逸华来到二老跟前,几年不见,陆解放觉得母亲又苍老了许多,满头的银发像顶着一层白雪,不见一丝杂色。一瞬间,陆解放百感交集,心头一热,就扑腾一声就给母亲跪了下来。

“妈……”

陆解放哭喊了一声,就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了。

田桂英赶紧把儿子扶了起来。“解放,这可怎么说呢,你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不要这样,不要这样嘛!”

陆解放站起身,抓住田桂英的胳膊不放:“妈,这几年没回来看您,都是儿子的错。”

田桂英安慰他说:“妈知道你忙,要管几百号人的吃喝拉撒柴米油盐,你比妈辛苦。你不回来,妈心里明白。”

陆解放不由深深叹了口气,世界上只有母爱最伟大,你无论做错了什么,母亲都不会怪罪你。他心里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经常回来看望母亲,母亲真的一年比一年衰老,以后母子相聚的日子,真的是不多了。

晚上,陆家摆了两桌酒,把村里的头头脑脑都请了过来。陆解放看了看,该来的都来了,就差恩师王二柱没到。他问父亲:“王二大爷怎么没来?”

陆老大说:“病了,我去请他时,他正头上敷着毛巾,躺在炕上睡大觉呢。”

陆解放说:“我去请他。”

“你去也没用的,”田桂英说,“他这是挑你的礼了。”

“我明白了,明天我单独去看他。”

这时,酒菜上齐了,陆解放便招呼大家上桌,开启酒瓶,给大家斟酒,开始吃喝起来。

今天到场的,都是村里的名流长辈,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都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方得福,也是陆解放的小学同学,两人一起长大的发小。他见陆解放开着小轿车进村,穿着光鲜亮丽,见谁给谁发红包,一副暴发户的作派,心中免不了滋生羡慕嫉妒恨,就想难为难为他,跟陆解放连干了三大杯,觉得还不过瘾,就抓过酒瓶子,给陆解放斟满了酒,说:“老同学,现在我当酒长,你把话语权让给我,让我说几句话行不行?”

陆解放说:“方书记,有啥话你尽管说。”

“先干了这杯酒。”

“好,我干!”

两人碰了一下杯,干了。

“方书记,现在可以说了吧?”

“可以了,那我就说了啊。老陆,陆总,你是从咱四新村走出去的土生土长的企业家,大老板,现在发达了,有钱了,但你不要忘了,是四新村这块土地养育了你,你是喝咱四新村的水长大的,没有四新村,就没有你陆解放的今天!”

“方书记说得没错,我虽然进城了,但我的心依然还在四新村,我的父母也还生活在四新村,也得到了各位老少爷们的照顾,我也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表示感谢。”

“算你有心,但你要感谢不能只停留在嘴上,你要有实际行动才行。我们全村的干部群众老少爷们都眼巴巴地看着你呢,看你能为村里做出多少贡献!”

陆解放明白了,方得福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是伸手要钱的。

“方书记,你让我做什么,你尽管说。”

陆解放十分豪气地说,胸脯拍得嘭嘭响。

“电视报纸上天天说,要想富,先修路,我们党支部琢磨修村里这条路,可是琢磨两年了,也没琢磨出个道道来,说一千道一万,没钱呀。路不修通,村里想致富,门都没有。今天看见你气气派派地回来了,我就知道,这条村路修成了,守着你这个财神爷,慢说修一条路,修十条路也不在话下呀是不是。”

“村里修路,我绝不能看着不管,我会根据我的能力,该出钱出钱,该出物出物。方书记,你还缺多少钱?”

方得福从衣袋里拿出一个工程计划书,捧到陆解放眼前让陆解放过目,看来他是有备而来的。陆解放一边翻看计划书,方得福在旁边解释着。

“工程计划投资三十万元,我们自筹了一部分,乡政府支援了一部分,银行又给我们贷了一点,现在还有十万元的缺口,你给我补上这个缺口,开春就可以施工了。”

陆解放松了一口气,方得福没有借机狮子大开口,而是根据实际需求向他要钱,看来这个老同学是个干实事的人。这个数,他出得起,于是,陆解放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这钱我出,方书记,我再给你提个意见,路修好了,晚上没个亮也不行呀,干脆,把路灯也一块竖了吧。村里老老少少晚上没事,出来散个步遛个弯儿,也亮堂了不是。”

方得福感动了:“陆解放,你还是村里那个管电的陆解放。老少爷们们,咱们为陆解放的慷慨解囊,为家乡建设做贡献呱咭呱咭!”

大家放下碗筷,使劲拍起了巴掌。

“来来来,大家端起酒杯,共同敬陆总一杯。——干杯!”

“来,吃菜,吃菜。”

这顿酒,一直喝到半夜,方才尽兴散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