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仙侠小说 -> 书籍1657848

第四回、第八节、剥极而负—徐公子偶遇奇人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他呆在孙平床边黯然伤神良久,待要再去左近找一找,忽然看见床上枕边放着一双草屐,记起自己初随恩师学武,师父曾掷草屐打他,那一幕情景,当时还不觉得如何,此时此景,恩师身患不治绝症,走得不知所踪,更不知道今后是否还有相聚之日,那掷草屐打他的情景就变得甚是美好,弥足珍贵。

他想:“恩师孑然一身没留下什么给我做纪念的东西。好歹有这双鞋子,我便取了它,感念恩师授艺之恩情吧。”由是,他就去拿了草屐。却意外地看到草屐下面竟压着两张草笺,一张绘有地图,另一张写着字。

我徒如见:

“汝拾我草屐,足见真心。余虽残病垂死之年,识人之目未盲矣!”

“余一生孤高,罕遇傾信相投之人,只道是世间无有真心人。

今首白躯残,性命将垂,有幸得遇拾我遗履之子,真十足欣慰!”

“此间月余,为师恶症加剧,自知势已残烛,单靠半瓶真元,耗延时候。昨夜,余病状又重,呕血连连,不止一瓮。预知大限已至,不可抗违……然,心中尚有一事待做了结,只得就此与我徒儿作别。

“所谓,世间无常,皆有别离。我徒儿无须感伤,汝所学拳法,形框已成,唯差火候,勤加修习内功,残足可复旧观,汝年未满双十,前途无量,师在他界,亦有所望矣!”

“明年今日,是余周期,汝可照旁图绘而去,拾余遗骨,葬于此屋后杨树下。”

徐承志看到此处,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起来,寻思道:“师父已把一切料在先里。他说不到周期不可以去给他收尸,必有他的打算,我岂能违背他的遗愿,现在就找去?……”他伤心之极,在孙平草屋住了十日,这才离去。

此后,徐承志每日专心练拳,立志要将孙平所授武功发扬光大。只在夜深人静时,会想起孙平在时,他们师徒二人相处的情景。孙平为人不但武功高强,对人生、人性的感悟更高过他的武功修为。孙平讲过很多哲意趣深的话,讲过很多江湖中发生过的离奇怪异的公案,使徐承志广增见识,获益良多,给了徐承志很大的影响。

冬去春来,夏虫又叫,不觉过了一年。这一日,徐承志取出孙平所绘之图,依照图中所指,寻路来到一处溪谷,见那溪谷东西两面是山崖峭壁,头上天风猛烈,脚下一条五丈来宽的溪流,水流湍急,溪中巨石乱立,水流冲击岩石,水花飞溅,声音隆隆震耳,回荡山间好似雷鸣。溪谷间水雾腾腾,云烟缭缭,不知有多深。

徐承志索路而行,进入溪谷之中,前行百余步,见得山崖突耸,山崖高处石壁上果然如图中所绘,有一个洞口。他当即驻足,仰面观察良久,思忖道:“……听磨盘说,早些年,武林中有一个武功极高的女子,不知因为什么事和九灵谷结下仇恨,三番五次上门寻仇。后来,终于被九灵教高手打死在这个溪谷里。可是事还没完,那女子死后竟然阴魂不散,每至夜间鬼魂就出来,在石壁高处厉声哭泣。以前有个胆子很大的年轻人,犯险取乐,攀上了石壁,结果不幸跌入山涧,连尸骨也没能找到。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慎失足跌落,还是给女鬼推下去的。自那以后,谷中居民相戒裹足,再也没有人敢到这个溪谷里来了……”

他想:“师父病重垂危,说还有一件事情要做了结,却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不管怎样,师父一定有他非来不可的理由,我心中放置了整整一年的疑团也将解开。”

这天,他找着了地方,便回去了。翌日,带了钩绳,又来到溪谷,爬上了滑不留足的山壁。攀到十来丈高处,头上便是那个山洞。

他来到洞口,点燃火把照亮,跳入洞内,立时感到阴风袭面,便知这个山洞很有深度。他凝神倾听声响,洞内一片死寂。他想到师父就在这洞里,强自镇定,轻喝一声:“有人吗?”高持火把,举步往洞深处走去。

前行二十步,洞内暗道分为二,左侧平缓,右侧低坡,深入山腹。徐承志顺着左路行去,约行十余丈深,见得洞内开凿有数间石室。他推开室门,道:“有人吗?小生徐承志冒然造访,打扰莫怪。”

步入石室,首先看见一块锦缎屏风,转过屏风,见得一张方桌,两只圆椅,靠墙边立着一只漆色的木柜,柜上摆置几点青铜器皿,木柜旁边另有一只红漆木箱,箱盖挂着一副黄铜锻铸的凤头锁,却是没有施锁。木箱上方墙壁上垂挂着一副美人图,画中美人云鬓如雾,香腮胜雪,娇柔俏丽,丰神秀曼,置若天仙化人。徐承志少年身心,不识女色,却也看得痴了,心里生出疑团,“师父的心事,难道竟是画中这个女子吗?”

这间石室中有一道门,连着另一间石室,两室大小相若。徐承志走进第二间石室,首先看见一张断裂为两截的书案和一只翻倒的矮桌,桌椅东倒西歪,地上散乱地滚落着砚台,镇纸石、香炉、茶具,……徐承志看到这些,心中顿时生出一种不祥之感。这间石室的里面又有一道门,连通第三间石室,他迈过翻倒的桌椅杂物,向里面走去。一进门,就看见地上横着一具业已大半白骨化的尸首。

他心头一惊,退开一步,俯下身去,以烛光照看,却见死者右手握着一块形状特异,刻有文字的铁片,铁片的前端深嵌前额骨中三四寸,头骨裂开直至头顶耳后,看起来像是死者用这块铁片自杀身亡。再仔细加以辨认,便认出死者正是孙平。徐承志忆起恩师往日谆谆教诲,种种恩情,心下万分悲痛,泪如泉涌。

他哭了一阵子,擦干眼泪。欲待找东西包裹师父尸身带出洞外安葬。却又想:“师父说他料知大限将至,却有一桩心事需做了结。因而挣扎来到这里,可能是想和什么人见面?却不知师父因为什么要自己了断性命,按理说,他原就活不久了,没有理由这样做。”

他心中既然生起疑问,就要查看究竟。于是就从死体手中取过那块形状特异的金铁之物。见那东西宽二寸,长有七寸,上宽下窄,形状极似阎王爷手里的条牌。此物着手沉重,一面镂有火焰形状的图案和数行梵文,另一面刻着汉文“忘情”二字和一座险峻挺拔的山峰。

“唉……”徐承志不胜悲伤地叹了口气,想道:“师父单身找上九灵,为的不就是这块北冥法王的令牌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师父历十数载寒暑久觅不获的令牌,怎么会在这里?师父病得那么重,总是要死的,大可不必自行打碎头骨啊。”

徐承志琢磨不透,就站起身,见右边放着一张牙床,床上花枕锦被,翠珠帘帐,床前地下摆着一双女子的花鞋,鞋头堆着一大朵珠花,……牙床旁边置有一只矮几,几上有一盆早已枯萎的菊。矮几后面的壁上挂有一辐画,画中画的是一个庭院,园中栽满了各色菊花。画上另题有文字,字迹娟秀,似出女子之手:

长相思,长相思,相思欲断肠。

盼君来,盼君来,君来鬓已白。

徐承志看了室内佈置,又看了画中题字,心中猜到,似有一个痴情女子日夜盼望她的意中人来此与她相会。此间石室乃是他们幽会之所……。徐承志望向地上的尸骨,想道:“这个女子所盼所等的人,是我师父吗?恐怕未必。不然,师父生前就不会那么孤苦,他临终之际挣扎到此,砸乱器具,自决性命之举,也就不合情理了。

徐承志又叹了口气,心想:“就如师父这般明了智性的人,与男女私情上也看不破么?师父,咱们走吧,不要留在这个伤心之地。人家盼到鬓白的人不是咱们。”他找了一块布,铺在地上,然后朝着尸骨跪拜,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这才去搬动尸骨。将已大半化为白骨的尸身移到展开的布上,却看见尸身下面露出一只锦盒,一片白绫信札。料来应是孙平气绝时压在身下的。徐承志拾起锦盒,见盒盖上贴有付笺,笺上写有文字;

“君驾至此,望携此二物速还。切勿强求与奴厮见。缘已尽,何言携手天荒地老?”

徐承志打开锦盒,见锦盒内盛有一卷草纸书本。书皮上写有文字:赫然竟是《凝灵七术手抄本》。徐承志吃了一惊,忖道:“这可是九灵人奉为至宝的武学奇书。谁有这胆量和本事能把此书从九灵谷主处盗来?这女子究竟是谁?是她盗了宝书和令牌,要送给她那个迟迟不来的情郎。“情郎”又是谁呢?……

徐承志心里生起怒火,忖道:“总之不会是我师父。可我师父好像一心思慕这个女子。唉!这可怎么说?我师父想着她,她却一心想着旁的男人……”

他心里疑乱,拾了白绫书札来看,见开头一行小字为:

面陈“北冥法王薛郎”亲启——

徐承志心头突突直跳,他知道孙平是冥王教北冥法王薛怀义的部下,与薛怀义情意深厚,薛怀义离奇失踪以后,孙平代替他忝任代法王,……如果孙平思慕的这个女子对薛怀义怀有情愫,孙平自然不便接近此女。徐承志想到了这一层,不禁叹气,心想:“苦了我师父。”

他接着看下去,“……奴自与郎君一别,匆匆六载余,至今未得郎君下落消息,奴实心碎神伤,苦乃负罪不敢向亲人坦言……铃儿今已满六岁,甚是灵俐聪慧。奴偶视其言动举止,与郎君多有近似处,奴每每望之神离,且欣慰、且心伤。念君之情,苦不堪言矣……。”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