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军事题材 -> 重生35:开局研发涡扇发动机震惊小胡子

第六章 专利.格林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上午八点,李巍准时抵达中国驻柏林大使馆。大使馆实在寒酸,总共也没有几个人,几间房,而且还是租的!

“大使先生,太感谢您的帮助了。”

民国驻德国大使叫做程天放,年龄三十六岁,非常儒雅精干的样子。李巍写了几封信,程天放大使就伸出了援助之手!

“这本就是我作为使节分内之事,能帮到我中华学子,本使节乐意之至。”

“大使先生,您真是太客气了,再次向您表示感谢。”

寒暄之后,李巍进了大使馆一间办公室。

“我已经联络了德国方面,德国空军司令赫尔曼.格林答应见你..”

这个信息此前的通信中李巍已经有所了解。但他很不明白,“为什么是格林啊?这事儿不应当是主管经济的高官接洽吗?”

程大使苦笑道:“我身为大使,也不是想找哪个德国高官就找哪个高官的。你这个不算公务,我不能走正常渠道。正巧最近有一桩中德航空方面的事务,我与格林有过会晤,谈了你的问题,格林很有兴趣。我也找过其他人,但对此缺乏兴趣。”

国不强,使节说话也不硬气。想象的到,程大使努力的做了很多工作,见缝插针才做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

“太感谢你了。”李巍再次感谢道:“我这个项目如果赚到钱,会全部投入航空研究,为我国的航空事业添砖加瓦,尽一份力。”

随后,程大使向李巍讲了一番有关中德航空合作的事。李巍知道,抗战之前航空方面,中美合作了,建立了杭州飞机厂。中国和意大利合作了,建立了南昌飞机厂。但是据他的印象,中国和德国没有合作建设飞机厂。

有关德国和中国合作建厂的问题,德国的投资商是容克斯公司,这时候翻译为“荣格赐”,二战中德国大名鼎鼎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JU87,以及JU88就是该公司出品。有关合作,双方的分歧很大,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中国没钱!合作的规模,第一期投资仅仅两百万元(法币),但是中国需要德国容克斯公司出一百万本金,还要为中国垫资一百万的本金。如此出资,容克斯公司要求占十五名董事中的九个,主导公司,因此双方有争执。其他的矛盾主要在工厂选址、生产机型等问题上。

这里,李巍听到了一点他非常有兴趣的东西:委员长打算把工厂设在四川!虽然他知道中德合资在历史上是没能搞成,但他愿意为之努力一二。

“你的专利技术没问题吧?”

李巍拍拍胸脯,保证道:“绝对没问题,我拿到了霍夫曼教授、普朗特教授的亲笔保证信!”

“如果你的专利交易能够达成,对我国外交,对合资建设飞机厂说不定也是有好处的。”

随后,程大使向李巍传授了几点与格林打交道的注意事项:总之这家伙很狂傲,对希特勒让他担任空军司令并不满足。要知道,今年三月二十六日,希特勒突破了《凡尔赛条约》,下令重整军备,今年的德国空军,仅仅只有两个中队!总共才几十架飞机,而且大多数还是运输机和客机。规模甚至比不过中国的空军。此前格林曾职掌盖世太保,权力极大。现在赫尔曼.格林还虎视眈眈,要伸手德国经济!

身为曾经卖过专利,发过一笔横财的人,李巍对卖专利是有独家的心得体会的,也是有独到经验的。卖专利,绝不简单!

实际上,如果李巍不找大使帮忙,仅仅靠霍夫曼教授和普朗特的教授的推荐,也是有办法见到德国的高官的!然而,李巍的发明有点特别:其实就是工厂里常见的高频表面淬火工艺。只是,这个时代没有大功率可控硅,高频电流依靠昂贵的大型真空管火化机产生,故此造价相当高,以至于李巍募集不到造一台样机的资金。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火花机产生的高频交流电已经用于小型炉子炼制合金钢了,与高频表面淬火仅仅隔了一张纸而已!这项技术,只要内行看一眼就会,摸索几次肯定能成功。

总而言之,这种技术哪怕在这个时代也实在是称不上多么先进,甚至就只是隔了一层窗户纸而已!

但是这种发明却是能普及到每一个工厂,每一台设备!这种普及性,普遍性,甚至比某一项看似高端的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实力提升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因此,卖这项发明专利,最重要的并非技术本身的价值,而是找对客户!

这种普及性的技术,如果在市场上卖专利,其实卖不了多少钱的,毕竟这个时代的专利法,其实也就只是“法”,更何况德国连《凡尔赛条约》都突破了,强抢一个专利算什么啊。如果在其他国家卖专利,不等你收到几个钱,怕是已经遍地盗版了。纳粹不是什么好人,资本家更不是什么好玩意。

德国有个其他国家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希特勒政府对经济有相当的“计划”控制力,能够以国家的力量推行这项技术,也因此能够更快更大的发挥这项技术的效益。在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之后,李巍判断:实际上只有德国,才有可能出高价!

走市场卖专利这条路子,李巍不是没想到,他之所以找马琳.道尼尔,其实就是借助这个法学专业的德国妞的专业知识,分析走市场路线卖专利的利弊。

在哥廷根大学,理工科很牛,但更牛的乃是法学专业,世界闻名!这个时代,德国其实是很歧视女性的,而马琳.道尼尔能读法学专业,而且是她们班唯一一个女生,很厉害的。与马琳商议的结果是,走市场卖专利,卖不了几个钱,打官司的麻烦事倒是不少。

李巍策划了几个月,最终厚着脸皮找到程大使帮忙,一个原因就是李巍真担心被德国抢了这项技术自己拿不到钱。

中国虽然弱,但也是一个国,李巍此举也算是狐假虎威了。有了大使做中间介绍人这层掩护,李巍才有把握拿到钱!

李巍带着雅克琳游览了柏林三天,这才接到程大使的电话,打扮整齐,独自去了格林在柏林的豪华庄园!私事,大使陪同不合适。

格林的庄园超级豪华,青铜旋转门在七月骄阳下泛着冷光,李巍的皮鞋跟敲击着威廉二世时期铺就的拼花地砖。赫尔曼格林还没有下班,李巍百无聊赖的坐在廊下,庭院里三株百年橡树的年轮正呈现同心圆裂纹。

时近傍晚,格林元帅的梅赛德斯-奔驰770K轿车碾过庄园碎石道,大胖子格林,现在还不是大胖子,个子很高很雄壮!颇有军人气质。

"向德意志帝国空军总监、蓝色马克斯勋章持有者、一战王牌飞行员赫尔曼·格林阁下致敬!"他刻意加重"23架官方战果"的尾音——这是程大使强调的关键数字,尽管史学家们仍在争论第22架坠毁的纽波特17是否该计入战果。

格林布满疤痕的右手摩挲着铁十字勋章绶带,灰蓝色瞳孔掠过一丝笑意。不多,就一丁点。

不过,还是有点用的。等李巍递上了霍夫曼教授的信,这位读完,有了点表情,李巍终于得到邀请,坐在了沙发上。

霍夫曼教授,在信中以一位纳粹党员和数学教授的身份向格林保证,这是一个对国计民生有着巨大作用的发明。霍夫曼教授虽然是纳粹党员,不过他只支持纳粹主张的一部分:社会诸一!这位是真心希望德国强大!

格林颇有风度,实则傲娇的点点头:“那么,你为何不申请专利?”

李巍道:“因为这项发明太过重要了,任何一个工厂,任何一台机器都能用得上!正是这种普及性,让我决定把这项技术送到您手中,只有您才能够发挥其真正的威力!您是帝国的空军司令,而我又是在帝国读的航空工程专业,我和我的教授都信任你!”

一边继续吹捧,适时地,李巍递出了有关这项发明的直接效益评估:

第一:生产周期压缩:传统整体淬火需3-6小时/件,本发明可以实现30秒/件的表面处理,机床齿轮产速提升15倍!(数据参照1943年德国克虏伯工厂实测)。

能耗经济性:能耗从每吨钢件800kW·h降至120kW·h!(美国通用电气1941年对比数据)。

材料利用率:仅硬化表层0.5-2mm,芯部保持韧性,优质合金钢消耗量减少72%!(日本三菱重工1938年试验报。

简略的效益评估,格林只是扫了一眼,看到格林并不很深入,稍显敷衍。李巍接着说道:“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航空发动机曲轴,目前的工艺,寿命能保证三百小时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如果使用了我的这项发明,最理想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一千五百小时。即便是达不到理想状态,其他工艺完全不改变,仅仅加上这一道工艺,目前德国所有的航空发动机的曲轴就能达到三百小时的寿命!”

这是程大使提醒李巍的,要从格林最重视的航空业举例子。

话说,德国发动二战,若是只看1935年德国的空军和航空业,根本就没人信。德国空军三月份才开始重建,目前仅仅两个中队的编制。而德国航空业,甚至都没有一台像样的大功率航空发动机!在大功率航空发动机一项上,德国已经被美国英国法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甚至,目前正在测试的ME108战斗机,也就是二战中德国的主力战斗机BF109的原型机,因为没有合适的发动机,不得不耗费巨资购买了英国罗罗公司的茶隼发动机,功率690马力。

只不过是德国工业基础好,才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追了上来。但是,类似航空发动机这种最为复杂的机器,还需要经验积累!这方面德国别说是比不过英国,连法国也不如,甚至还不如美国。也因此,在二战中,德国的活塞航空发动机技术一直没能达到世界一流。直到战争结束,还是比起英国的罗罗发动机,差了那么一点!

只是吧,李巍一直不肯透露发明,甚至描述都含糊。要知道,格林并非后世印象中的蠢货,是经历过完整教育的,而且有工业常识!因此,李巍不能透露太多!

曲轴,这个例子很明显的让格林有了一点兴趣。

格林问道:“那么我该如何判断?”

“德国有的是工程师,你只用找一位您信任的机械工程师,任何一个,只要有初级工程师水准的人都能判断,这项发明的巨大作用!”李巍信心满满的说到。“我的老师霍夫曼教授可以保证,我的教授普朗特先生也能保证!”

本着循序渐进的谈判技巧,李巍到了此时,才把普朗特教授的信函交给了格林!

路德维希.普朗特在航空界的大名,人人皆知,格林身为王牌飞行员,身为德国航空部长空军司令,更是知之甚深!甚至,德国空军给个哥廷根大学拨款一百二十万马克,就是冲着普朗特教授的面子!

很明显,普朗特教授的名号起作用了。很快,格林就找来了一个“地中海”发型的工程师。

李巍只是简单的介绍了十分钟:

这种方法只是对工件一定深度的表面强化,而心部基本上保持处理前的组织和性能,因而可获得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韧性的综合。

比如,轴类零件,整体淬火,会使得内部也变硬,失去韧性。

比如齿轮,可以做到只保证齿面的硬度,提高耐磨性。

再比如,轴承的滚珠,目前最常见的问题是滚珠内外都硬,容易碎裂。

我这项技术,全都可以解决!而且,加工费用低廉!效率高出百倍!

“如果真能实现,那么我会建议格林元帅立刻买下来!”地中海发型的工程师作为真正的专业人士,绝对是明白这项技术的价值的!

很快,就进入了交易环节,也就是谈价格!

“五十万马克。”谈来谈去,李巍既不涨价也不降价,就这么一句话。按照李巍的跨时空汇率,五十万马克相当于二十一世纪的两千万美元!因此,要价真不算低!但也不算高。与此前的无底线吹捧不同,在要价策略上,李巍要显得非常强硬!

格林解开镶金鹰徽的军装领扣,露出凡尔登战役留下的弹片疤痕:“足够在哥廷根大学旁建十家中餐馆。“

其实够建一百家的,只是两人层次差距巨大,他的“一家”与李巍的“一家”并非一个概念。

李巍递出了第二份效益评估,这一份不是高频淬火工艺的直接效益评估,而是对德国整个国家工业的效益评估:

基础效应:以德国目前工业指数为一百计算:高频淬火直接提升机械制造业效率40%,拉动整体工业指数至132。猪脚有一点夸大,但不是胡说,关键是这个时代的技术,没有可控硅,产生高频交流电的火花机功率不够,不可能加工大型零件。总之不是我的发明不行,而是德国的高频交流电水平不行!

看到这里,格林已经有兴趣了。

效益评估的第二项:乘数效应:3年内带动电力设备、精密仪器等行业升级,指数跃升至187!

话说,乘数效应,格林大致是明白含义的,但第一次见到这个词。

兴趣终于被勾起来了!

看到格林的表情,李巍心中暗道:“差不多了!”

等格林看到,效益评估的第三项,甚至都端正的坐了起来!

战略窗口期:若在1937年前完成技术扩散,只需两年,德国的军工产能将超过同期最高水平47%!

近乎半个德国的军工产能的提升!这是一个疯狂的数字!

格林兴奋了!好像是被希特勒那个疯子传染,竟然在客厅里手舞足蹈,想到美妙之处,竟然哈哈大笑起来!掌控空军,绝不是格林的终极目标,他要掌控德国的经济!这项发明就是一个抓手,对于他掌控德国经济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格林权力非常大,半个小时后就签订了合同。合同是马琳.道尼尔草拟的,对李巍有相当的保障。但是别忘了时代,如果格林耍赖,李巍其实也没招。不过,签了合同李巍当时就拿到了格林的第一笔付款支票,整整十万帝国马克!

猪脚不知道,就在一九三五一九三六这个时期,苏俄率先在国内发明了这种技术。苏俄的炼钢技术本来是不如德国的,但是在二战中却能爆发出T34坦克海洋,也不是全靠傻大黑粗,是有真本事的!

历史上德国其实在三九年拿下半个波兰之后,就获得了这项技术,但没有被立即重视起来,等普及了已经到了四三年,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

反倒是日本,三八年就得到了这项技术。英国和美国都是在三九年得到了这项技术。至于法国意大利,就不说了!

对于出手这项发明的正义性,李巍是有着崇高理想的:希望欧洲打的更激烈一点,人民对战争的认识更深刻一点,以后不要随随便便就挑起战火!打完二战,世界彻底和平。

我是个和平爱好者啊!好伟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