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在阁楼木床上惊醒,鼻腔里充斥着松木夹杂着某种杂木燃烧的古怪气息。他盯着斜顶天花板上剥落的青灰色墙纸,三小时二十七分钟——这是他在异时空苏醒后确认现实的精确耗时。
他到德国出差,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觉醒来,却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九十年前同名的少年身上。(网络小说各种穿,作者也写不出什么新意,于是猪脚就这么平平淡淡的穿了。)他摸索着床头雕花铜台灯,指尖触到一叠用麻绳捆扎的家书:来自渝城江津的父亲寄来的信件、二叔用校长专用信笺写的问候、还有三叔那封印着川军标志的信封。这些物件在晨光里泛着微黄的包浆,这些1935年的实体文字,与他手机备忘录里"2025年德国商务行程"形成锋利的时间断层。
接受穿越,起身,穿衣。
镜中二十岁的躯体绷紧衬衫时,骨骼发出清脆的响动。书桌上的哥廷根大学课表显示,机械系一年级课程《高等数学》。
“嗯,容貌尚可。”
就是矮了点,瘦了点。前世他可是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百八的壮汉!不过,年轻的身体,感觉很棒!
阁楼窗缝漏进的寒风裹着煤烟味,提醒他此刻是下萨克森州的二月。当指尖触到台历上猩红的圆圈时,喉结不自觉滚动:1935年2月4日,农历乙亥年正月初一。这个被红铅笔反复描画的日期,在原主记忆里关联着两件大事——房东收租日,以及几个中国留学生的春节聚会。
书桌上家族合照,没有镜框,微微卷边:父亲长衫马褂站在桐油桶堆前,二叔戴着圆框眼镜持戒尺立于学堂廊下,三叔军装笔挺地跨坐战马。相片背后用蝇头小楷标注着"民国廿三年冬摄于江津",墨迹洇透了相纸。
敲门声叩响橡木门板的瞬间,玻璃窗外的晨雾正被初阳揉碎成金箔。房东施密特夫人带着黑麦面包烘焙过三次的嗓音穿透门缝:"威廉先生,早餐有您最爱的巴伐利亚白肠。"
老式黄铜门把手转动时发出教堂管风琴般的低鸣。李巍眯眼看着门廊逆光中施密特夫人壮硕的剪影。哥廷根大学的学生并不住校,都是租住在附近市民家中,施密特家就专做这个生意补贴家用,她家一共住了六个大学生。
李巍急匆匆下楼,步入宽敞的客厅。此时,客厅的餐桌旁已经错落有致地坐着五个青年男女。
一个满头金色头发的青年关切地看向李巍,出声说道:“威廉,你的头还疼不疼?需不需要我替你向学校请假呢?”这青年名叫汉斯·贝克尔,眼神里满是担忧,这是他机械系同班的同学。
“呃,已经好多了。”李巍这时候才想起来,昨天是周末,自己和汉斯.贝克尔去大学西面的飞机场,那里有滑翔机俱乐部学习滑翔机,倒不是飞起来失事,他初学,还没资格起飞呢,是在练习中不小心磕到了脑袋。当时好像没什么事情,但后果很严重,这不,就穿越了。
等李巍坐下,又一个汉斯开口了:“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不必勉强,在德国滑翔是中学生玩的,据说年龄越大学这个越慢。”
德国汉斯多啊,大街上叫一声“汉斯”,一半儿人都会回头。就在座六个学生,竟然两个叫汉斯的。
这位叫做汉斯.迈耶的,对滑翔机非常专业,不仅仅是滑翔运动,还包括研究。他读的是航空工程学,已经三年级了。
李巍突然想到:“卧槽,这家伙未来成就如何不知道,但他的教授太出名了!路德维希·普朗特!”
路德维希·普朗特。不是每个读者君都知道。
但总知道中国的大科学家钱学森吧?
钱学森的老师是冯.卡门,冯.卡门的老师就是路德维希·普朗特。
"汉斯!"悦耳但有一丝金属音,金发少女马琳·道尼尔:"要不要用微分方程算算,当滑翔机迎角超过临界点时,26岁和17岁的失速速度差?"
汉斯·迈耶:"马琳,您可是折断了翅膀降临人间的天使!"他举起叉子画了个弧线,"你的身材如同诸神锻造您骨骼时用的就是这种黄金分割比,无论什么年龄滑翔一学就会。"
齁咸的餐桌周围竟然泛起甜腻气息——谁能想到这个整天和数字打交道的工科生,撩起妹来竟带着柏林艺术学院式的浪漫。
"又在模仿巴黎美术学院那些轻浮腔调!"马琳用带着普罗旺斯口音的法语呢喃:"亲爱的迈耶先生,您难道不知道?真正的天使..."手指划过他胸前的滑翔徽章,"...都自带增压。"
餐桌周围几人集体抖了抖——上帝作证,马琳的调情手段,简直比容克Ju 52的三发引擎还要致命(1935年容克JU52三发客机是德国航空工业的骄傲)。
李巍没听懂法语,但他可是过来人,火眼金睛。这小妞对汉斯.迈耶根本没有一点意思,不过是在逗乐子。
轻轻一笑,李巍用银餐刀切开肠衣时,油脂浸润了1935年4月12日的《哥廷根日报》。第三版角落蜷缩着条简讯:"金陵政府秘密采购容克运输机,疑用于西南剿共战事"。
周一上课,不敢迟到。街道石板缝里嵌着前夜的残雪,送奶工皮靴踩出的凹痕盛着铅灰色天光。哥廷根大学机械馆的青铜风向标正在东北风里颤动,刻度盘显示4.2m/s。众人挎了书包几乎一路小跑进了校园,六个人不是同一个系也不是同一个专业,各找各妈去了。
李巍和汉斯.贝克尔进了机械系的教室,翻开数学书,李巍傻了!
书上的公式符号他都看懂,但,仿佛看天书!再合上书,没错啊高等数学!当年他虽称不上学霸,却也是读的名校,高数、线性代数、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等都是他的强项!只是工作几十年,而且,实际工作中用的都是电脑,竟然把这些基础公式竟然忘了一干二净!
整整一天李巍都在啃高等代数,直到...
“李巍,走啦!”同是中国留学生的季仙林(羡林)在教室外招手,提醒李巍到春节聚会时间了。
经过一天的学习,李巍确定了一件事:自己的知识只是忘了,但并没有丢!
啃了一天书,头脑发胀,出门冷风一吹,这时候他才意识到,旁边的同学,乃是名人啊。不过这位是文科生,名门子弟,风流倜傥。迎着冷风,季帅哥张口就是诗:"哥廷根冬雾缠裹教堂尖顶,如微分方程般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