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一旦敌人离得太近了用这种武器就不合适了,不过我们还有反坦克手榴弹,这个一个重量是一点三公斤,摧毁一辆坦克或者一个碉堡完全没问题,我们虽然没有坦克,但我们制造了一个模型。”
话说完他就把反坦克手雷丢了出去,然后迅速卧倒,反坦克手雷瞬间摧毁了他们的坦克模型,引爆了里面的少量炸药。
“不错,这些我们回去了会拨款投产的。”俞大维满意地点点头。
“除了这些武器,我们还有通用机枪,这款机枪可以用七十五发弹鼓和两百发弹链,火力持续性比捷克式轻机枪更好,战场上也能给敌人一个错觉,是很不错的武器,你们可以试试。”
两个人刚刚打空了两个弹鼓,周维又让人搬了一挺重机枪过来。
“现在各国装备的重机枪大部分都是假的,大口径机枪才是真正的重机枪,这款机枪采用12.7毫米子弹,能对付轻装甲目标,也能打穿混凝土工事,躲在沙袋掩体后面的敌人照样能被打死。由于我们国家空军实力孱弱,它也可以用来防空,用于打击敌人步兵简直是屠杀。打到四肢绝对残废,打到身上就是腰斩,对敌人的威慑力极大,你们可以扫射远处的钢板试试!”
俞大维点点头,少校转过枪口朝着远处的目标就开始射击,双层总共四十毫米的钢板都被打穿,这要是打在人身上是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接下来,周维又拿出来了两把手枪递给他们:“德国造的盒子炮虽然弹容量大但是射击精度很差,我们的新式手枪采用9毫米子弹,十五发弹容量,应该是仅次于盒子炮以外弹容量最大的手枪了。当然了,日本的王八盒子就不算了,那玩意儿就是垃圾。”
两个人试了试手枪,也满意地点点头。
接下来周维指了指已经摆好的三门迫击炮。
“这迫击炮有什么不同吗?”俞大维问道。
“没什么不同,就是炮身采用合金钢制造,重量轻了点,火炮威力大了点。就拿这门82毫米迫击炮来说吧,它的全重是四十八公斤,最远射程五千二百米,比各国现役的同口径迫击炮轻了十几公斤,这也算一个不同,爆炸威力也大了一些,今天我们带来了六十发炮弹,你们可以试试。”
“那这门60毫米迫击炮呢?”俞大维又问道。
“全重二十六公斤,杀伤半径十七米,最近射程一百六十米,最远射程四千五百米。”
听到这个数字,俞大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先是掂量了一下炮重,然后开始装弹射击,等打完了炮弹以后远处的士兵也打出手语指示射程和爆炸半径,惊得俞大维都说不出话来了。
最后,他们走到了一款口径更大的迫击炮跟前:“这门迫击炮呢?”
“考虑到国内的工业水平以及钢铁产量,到了明年我们完成了榴弹炮的测试要为数百万国军部队换装也需要好几年,日本人在东北已经经营了三年多了,我估计再有三四年中日必然开战,日本人是不会等我们完成了部队的整训以后再开战的,这款100毫米迫击炮就是为没有装备榴弹炮的部队研制的,原计划采用120毫米口径,但是120毫米迫击炮太重了,尽管经过减重但是总重量也得一百八十多公斤,最轻的部件也不会低于四十公斤,并不适合我们,所以100毫米的重迫击炮就是营团级部队最好的支援火力了,他的炮重八十公斤,最远射程六千米,威力虽不如120毫米重型迫击炮那么大,但也远超82毫米迫击炮,作为团级支援火力足够了。”
“回去我就报告委员长,这种迫击炮必须尽快量产。”俞大维激动地说道,就这种迫击炮的性能比现在国军用的迫击炮重量轻射程远,取代现有的82毫米炮机炮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100毫米重迫击炮威力比82毫米迫击炮大很多,但是重量也就比现有的82毫米迫击炮重一公斤而已。
“这种炮弹我们今天也带来了九十发,打多少你们随意,就当测试了。”
“还是先看看你说的新式远程火炮吧!”俞大维开口道,现在国内不能生产榴弹炮和高射炮,因而他对于大口径远程火炮很看重。
周维点了点头,带他们到了一堆大管子这里。
周维指示几个士兵将分解的部件装好,然后把炮弹装了进去,点下了发射按钮,十二枚火箭弹在短短几秒内就发射了出去。
“这真是你说的火箭炮?”俞大维有些不敢相信。
“这就是火箭炮的特点,射速高威力大,可以形成大范围火力覆盖,刚才这种是小型火箭炮,适应任何地形作战。现在我就让你看看单管的还有就是没有发射器的时候怎么发射。”
话说完他就卸下了一根炮管安置好,顺利地把炮弹发射了出去,然后把发射管放在一边,自己接了根导线用电池直接就把火箭弹发射了出去,看得眼前的人一愣一愣的。
“这就是这种107毫米火箭炮的性能,重量小,威力大,有发射器能发射,没有发射器也能发射,最远射程八点三公里,如果能有一个营,两分钟内就能实现对目标区域的火力覆盖。”
“就是炮弹消耗量太大了。”俞大维感叹道。
周维笑了笑:“用榴弹炮打击敌人敌人能躲,但火箭炮是面杀伤武器,一次性就覆盖一大片区域,敌人根本没地方躲。如果跟敌人炮兵对射,它一次齐射就能彻底灭了敌人炮兵,敌人根本没有反击的机会,您觉得这种武器差吗?”
俞大维点点头:“那倒是不错,这门火箭炮威力怎么样?”
看他指向了一旁的122毫米火箭炮,周维笑了笑:“这是122毫米四十联装火箭炮,射程四十公里,能压制目前各国一切的榴弹炮,包括巡洋舰舰炮,一旦把发射器固定在重载卡车车厢里,那就是走到哪打到哪,机动性相当好。”
俞大维指了指不远处的那辆卡车:“用那辆卡车试试!”
“给我们几天时间,保证让你满意。”
回去以后,周维只好招呼工人们对卡车进行改装,不到三天就完成了火箭炮的改装工作,不过由于卡车运载能力不能满足需要,他们只能改成了十六联装,几个人这才去了靶场。
他们用液压装置把发射器调到了合适的发射角度,十六管火箭炮在一分钟内全部发射了出去,装填了一次又在短短一分钟内发射完了所有的弹药。
到了下午,他们才去看了看弹着点,虽然俞大维也觉得这门火炮弹药消耗太大,但是看看这射速,再看看这火力覆盖区域,一个营十二门火箭炮足以在一分钟内打掉敌人一个炮兵联队或者打残敌人处于进攻状态的一个步兵联队,这种武器必须造,哪怕数量少一些也行。
这几种武器测试完成了,俞大维这才看了看马德骥和周维:“这些武器的性能是很优秀,但是弹药口径却是个问题,国军步枪的弹药制式是7.92*57毫米,你们为什么要改成7.62毫米的,而且同口径子弹也有两种制式,难道你们不知道这会给后勤增加巨大压力吗?”
马德骥看了看周维,示意他来回答这个问题,毕竟这个设计是他完成的,他比谁都更了解其中的原因。
周维笑了笑:“您是兵工署署长,国内目前的枪械产量以及枪械性能您应该清楚吧?”
俞大维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这是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