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远方有梦

第七十五章 伟人的追悼会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到贝山公社电影院看电影的,除了任可明他们古山小学的师生,还有来自公社其他大队的中小学生们。师生们挤进电影院后,兴奋的心情都写在了脸上,这是他们这个学期看的第一场电影,他们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电影的开场。

上演的电影名叫《决裂》。对于这些半大的孩子们来说,片中的许多情节都显得有些深奥且难以理解,尤其是屏幕上显示在教室里大学生们激烈争论到底是留在学校听老师上课还是到乡下去帮助农民除虫,让中小学生们感到一头雾水。

然而,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却像一颗神奇的种子,深深植根在了他们的心田——“马尾巴的功能……”这句话在孩子们中间迅速传开,成了他们当年模仿和玩笑的对象,尽管他们并不完全明白其中的深层含义。

电影结束后,孩子们的热情丝毫未减。他们在返回的路上热烈地议论着,仿佛自己就是电影中的那些大学生。

一路上,同学们叽叽喳喳,欢声笑语不断。隔壁村的萌江萌弟他们也加入了这欢乐的讨论行列,他们的歌声、笑声交织在一起,在乡间的小路上回荡。

“你们觉得电影里的那些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呢?”任可明眨着眼睛,问身边的阿相。

阿相挠了挠头,认真地说:“我觉得他们应该去农村帮农民杀虫,毕竟现在正是农村杀虫的时节,农民们很忙,他们应该帮忙杀虫!”

“可是,学习也很重要啊!”李林朗插嘴道,“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再说,不学习怎么知道怎么更好地杀虫呢?”

其他孩子们也纷纷加入了这场热烈的讨论,有的支持阿相的观点,认为劳动更重要;有的则坚持学生就应该在教室里上课学习,不能课都不上就跑到农村去帮农民杀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

萌江也挤过来,他笑眯眯地说:“我觉得你们都想得太复杂了,马尾巴的功能不就是赶蚊子吗?电影里的意思,就是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做事,别死板!”

萌江的话引来一阵哄笑,有人不以为然。阿相第一个跳出来反驳:“你胡说,电影里的意思才不是这样呢!毛主席说过,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电影就是要我们帮农民,这是我悟出来的!”

“哼,你就知道毛主席说的,那你知道毛主席还说过什么吗?”萌江挑衅地看着阿相。

两人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其他同学都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这场即将爆发的辩论大战。

就在这时,陈老师走了过来。她今天显得和蔼可亲,平时她就能让孩子们喜欢她。她经常收听新闻,这次也是一样,口袋里装着小收音机,收音机里播放着新闻。

突然,收音机里传来了一个沉重的声音:“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接着是哀乐声响起.......

陈老师愣住了,她手中的收音机仿佛变得异常沉重。跟在陈老师身边的师生们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

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气息。有几个女同学忍不住哭了起来,声音哽咽,泪如雨下。老师们也是眼圈泛红,强忍着泪水。

任可明看着周围的一切,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难受得说不出话来。阿相更是泪流满面,他紧紧握着拳头,仿佛要把这份悲痛化作力量。

过了一会,萌江的话打破了沉默:“同学们,大家不要哭了,我们要坚强一些,再说人总是要死的,毛主席也是人,既然是人,总是难免一死。”

萌江的话像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阿相的怒火。他猛地转过身,瞪着萌江,大声骂道:“你胡说,毛主席不会死的,他是我们的伟大领袖!”

“我没乱说,这是事实!”萌江也不甘示弱,两人之间的争吵瞬间升级成了冲突。阿相一拳挥向萌江,萌江也毫不示弱地还了手。

两人扭打在一起,一瞬间尘土飞扬。

周围的孩子都惊呆了,他们顿时不知所措。

陈老师见状,急忙上前拉开他们。她紧紧拉着阿相的手,轻声安慰道:“阿相,别哭了,毛主席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阿相却听不进去,他挣扎着想要再次冲向萌江。

任可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急忙把萌江拉走,他知道,阿相只是因为过于悲伤才会这样。

他回到到阿相身边,轻声说道:“阿相,你冷静点。”任可明的声音虽然不大,但阿相被震住了,“萌江不是说毛主席不好,他只是想说,人都有生老病死,这是我们没办法改变的事情。毛主席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他让我们要坚强、要勇敢。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会一直活在我们心里。”

阿相听了任可明的话,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了一些。他看了看萌江,又看了看陈老师和其他同学们,终于点了点头。但他嘴里仍不断重复着:“毛主席不会死的,毛主席不会死的……”他的声音还有些哽咽,但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愤怒。

当他们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的人们也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太阳还没下山,第二生产队的社员们正在田里收割谷子。他们一边聊天一边收割着稻子,当村里广播里传出哀乐声,并播报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时,黎新发握镰刀的手僵在了水稻旁。

好一会儿,黎新发才慢慢直起身来,心中百感交集,泪水忍不住掉了下来。

解放前,黎新发的父母没有田地,只能帮地主打工。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住在地主家里的牛棚里,工钱少得可怜,很多时候只有一升米,甚至半升米,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如果不帮地主干活,地主就不给工钱,也不让住。他的父母在地主家干活时,如果出了差错或者做得慢一点,就会被地主殴打。

地主打人用的是赶车皮鞭,皮鞭打在身上留下了一道道印子。那些青肿的鞭痕,让黎新发至今记忆犹新。

解放后,黎新发一家分到了房子和田地,一家人才有了自己居住的地方。现在加入了人民公社,大家一起劳动,再也不会挨打、挨饿受冻了.......

想到这些,黎新发泪如雨下。“毛主席的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哽咽地说。其他社员也是感同身受,毛主席的逝世让大家悲痛不已。

几天后,全大队的男女老少及学生们一起在学校的操场上,随同全国人民一起参加毛主席的追悼会。

追悼会现场庄严肃穆,毛主席的巨幅相框悬挂在操场正前方,白相间的挽联挂满了操场四周,哀乐声在空气中回荡。

人们穿着素服,低垂着头,眼中闪烁着泪光。

学生们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手中捧着小白花,神情肃穆。老师们站在队伍前面,眼中也含着泪水。

当追悼会开始时,从广播里传出沉痛的哀乐声,大家随着广播的悼词一起回顾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生和他的伟大贡献。

人们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大家想起了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走过的艰难历程,想起了他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情怀。学生们也深受感染,他们虽然年纪还小,但也感受到了这份沉痛的哀思。

追悼会结束后,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他们默默地站在操场上,心中充满了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敬意。

当任可明回到家里时,看见大队赵书记拿了一封信递给父亲任广源,表情跟往时不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