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远方有梦

第六十九章 造梯田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阿友没有书读了,只能在家放牛的同时,他的好友任可明的日子也不好过,甚至让他对上学有恐惧感,他也不想上学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整个中华大地都回荡着一个这样的口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这句口号非常激动人心,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大伙都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当中。在太行山西麓有一个昔阳县,在昔阳县下面有一个大寨村,该村的村民天不怕地不怕,在恶烈的自然环境下闯出了一片天地,大寨人齐上阵,劈山造田,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上,成为了全国学习的榜样。

各地的农村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学习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古山大队的社员们也不甘落后后,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心在农业生产上做出一番成绩。

古山大队的干部们把目光落在了离村五公里外一个叫牛仔岭的地方,岭上绿草如茵的,树木不多,但长势良好。古山大队领导们决定砍伐这些树木,开岭造田,用牛仔岭来建造梯田,以此来增加粮食产量,向大寨看齐。

大队将牛仔岭可造田的区域进行了测量,大约有120亩,划分为12个区域,每个生产队负责一个区域,进行填土平整和构筑田埂的工作,让牛仔岭变成梯田,然后在上面种植水稻。

古山小学的师生们同样被这股热潮所感染,他们虽然年幼,但心中也燃烧着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火焰。

学校把四、五年级的学生们组织起来,向大队领取任务,他们也想为开发牛仔岭做贡献,在学校领导的努力下,他们分到了五亩岭的地,参与到这场农业学大寨的行动中来。

学校为此特意停了三天的课,让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造梯田的运动之中。

每天清晨,师生们便挑着畚箕,从岭的这一边出发,到指定的区域挖泥挑土,再一步步把土挑到梯田这边,填充到梯田的框架中。

直到到日落西山时,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因为太累,学生往往一到家便倒头就睡,有些学生连晚饭都不吃了。

在造梯田的过程中,一些个子高大的同学发现了问题,他们发现这样集体劳动的效率并不高,于是向负责监督劳动的于老师提出了建议:“于老师,这样干下去太慢了,不如我们各自负责一小块,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也能更快完成任务。”于老师听了,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便与其他两位带队老师商量后,决定采纳这个方案。

于是,每个学生都领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开始埋头苦干,填土造田。

个子高大、力气充足的同学,当天下午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像任可明这样个子小、力气不大的学生,则进展缓慢。

任可明平时在教室里总是坐在第一排,他的力气和身高都让他在劳动中显得格外吃力。第一天下来,他只填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区域,到了第三天,他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一半。

第四天,全校大规模的造梯田运动结束,同学们都回到了学校,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任可明也满心欢喜地背着书包走进了校门,他以为自己的梯田任务也随着假期的结束而告一段落了,再也不用腰酸腿痛了。

然而,他刚踏进校门,就被于老师叫住了。“任可明,你负责的那块梯田填好了吗?”于老师的声音在任可明耳中如同晴天霹雳。他支支吾吾地说:“还……还没呢。”于老师的脸色沉了下来,说道:“那你先去把那块梯田填好,什么时候填好了什么时候回来上课。”任可明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他看了看周围的同学,他们似乎都已经回到了教室,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而自己却还要继续去填那块似乎永远也填不满的梯田。

任可明无奈地回到了家中,挑起了畚箕,再次踏上了前往牛仔岭的路。当他来到梯田边时,发现还有六个同学也在继续劳动,他们的进度也不快,但都在坚持着。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准备上课,陈老师拿着讲义进来了,她目光扫过教室里的座位,发现任可明的座位是空的,另外还有两个座位也是空的,她觉得很奇怪,因为在她的印象中,任可明是从来不缺课的,即使他发烧生病,也要坚持来上课。

“任可明呢?他去那里了?”陈老师问。

“陈老师,任可明去造梯田了”张小芳抢先回答。

“劳动不是完成了吗,放假也结束了呀”陈老师又问。

“陈老师,分给任可明的那一块,他还没有填好”张小芳回答。

“于老师要他们填好才能回来上课”李林朗说。

“噢,原来这样啊”陈老师说:“那我们先上课吧,同学们”……

在牛仔岭,秋风萧瑟,阳光不再炙热。任可明心中涌起了一丝安慰,至少自己不是孤军奋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六个同学也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先后离开了牛仔岭。

到了第二天,只剩下三个同学还在坚持,到了第三天,又走了两个,后来听说有个同学连书都不读了。

到了第四天,当任可明再次来到梯田边时,他发现自己已经是最后一个坚守在这里的学生了。

孤独和疲惫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在任可明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否则前面所做的,就白白努力了,他再次检查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发现其实自己已经填得差不多了,再咬咬牙,挑个三四担土就能完成,想到这里,他已经不觉得疲劳了。

直到夜幕降临,任可明终于完成任务,他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家了。

回到家里,任可明才发现自己的手上已经磨出了血泡,肩膀被扁担压得通红。玉娘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玉娘说:“可可,你怎么那么傻,你做不完叫爸爸、姐姐帮你呀!”

“爸爸、姐姐他们在生产队劳动,过来帮我人家会说的,他们走不开呀”任可明回答道。

“走不开也要帮你啊,下次记住了”玉娘说。

“好的,这次我自己也完成任务了”任可明回答,脸上充满了自豪与坚毅。

然而,第二天,当他兴奋地返回学校上课时,老师的一次要求,让他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以至于他对学校产生了恐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