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暖山

第二十五章 林间盛景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谭溪宁摆着手:“啊?这不行。赵爷爷,带回去给赵家林吃,他快要考试了。”

赵爷爷的手紧了紧,语气中满是小心翼翼:“星星老师,您不要嫌弃,这些鸡蛋在城里面买不到。土鸡蛋,自家下的。我家呢鸡都是放养,我跟你说,会飞。这个鸡蛋好吃!”

“赵爷爷误会了,不是嫌弃。我是老师,不能收学生家长东西的,会被处分。”

“啊么么,就几个鸡蛋呢。”

“原则,原则。”

“行么,么我家在村头。星星老师来我们家吃饭,我给你杀鸡吃哈。”

“有机会会来的,谢谢赵爷爷。”

“行,么我走了。来哈!放假就来哈,我喊赵家林带你来。”

“好,谢谢谢谢,您太客气了。”

之后陆续有其他的学生家长来接孩子,有态度极好的,想要送东西,也有态度不好的,连招呼都没同她打一个,也有不冷不热拉着孩子就走的……

等班上孩子被接完,谭溪宁有空照顾李生弟和李金宝两个孩子的时候,才看到李生弟的手抠得破了皮。

李生弟和李金宝也是要回家的孩子,李生弟看起来神情紧张,李金宝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天谭溪宁做李金宝的工作的时候,和这孩子打了一个赌。

她保证让两个孩子都能一起去上学,李生弟的出现不会影响他的地位。

然,口说无凭。

谭溪宁和李金宝拉了勾: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骗人的就是小狗。

李金宝才勉强接受李生弟,那颗纽扣也是谭溪宁要来的证物。

“你这孩子,小姑娘家家的,手上也是疤,脚上也是疤。”

谭溪宁拉着李生弟和李金宝走进办公室,拿出碘酒给李生弟擦擦伤口,又拿了一个小创口贴贴上。

“老师,你怎么又回来了?”

“我只是去买东西,不回来去哪?”

李生弟比李金宝大两岁,是姐姐自然比李金宝想得多。

李金宝白了一眼:“笨蛋哦,星星老师回来才好啊。难道你希望星星老师跟之前的那些老师一样走了就不回来了?”

“嗯。”

李金宝怒道:“李生弟,你有病哈。”

“我么有病。你晓得爸爸会骂人,上次……上次王校长……”

李生弟这么一说,李金宝也想起来之前的事情。

他委屈巴巴地哭起来:“都怪你,都怪你要来。”

“怎么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我转身放个药的功夫。”

李金宝口齿不清地嚎着:“老师,爸爸不会来接我们了,爸爸不让我们回家了。”

“你们的爸爸没来接你们,那是因为老师说了老师会送你们回家。”谭溪宁拿出几张纸,“赶紧把脸擦干净啊,被其他家长看到以为老师体罚学生呢。”

谭溪宁把学校的事情安排好,正好遇到一个男老师一起出学校。

男老师叫林毅,带的是五年级,两人不算熟。也是在路上遇到,两人搭了几句话,林毅才说他们同路,可以一起走。

不过林毅老师要送的那两个孩子的家比李金宝家还远,他建议谭溪宁在学生家先等着,到时候再一起回学校。

去寨子的路只有山路,谭溪宁和林毅一个走在前头,一个走在最后。

翠绿的山林间,一条银丝般的瀑布从悬崖峭壁上倾泻而下,水雾弥漫,如同仙境。小溪潺潺,蜿蜒穿过石缝,清澈见底。古树参天,树干上布满了青苔。

“老师,你看那是什么?”

“嘘。”

谭溪宁也看到茂密的树木后,露出一个警惕的脑袋。

另一个班的孩子大喊道:“是鹿!”

“不是鹿,是麂子。”

两人的争辩声音惊动了那只林中的精灵,它轻巧跳跃,消失在密林深处。

“金宝,你慢点。”

“阿姊,那个东西可以吃。”李金宝指着前面的一堆野草丛。

孩子的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当目标一致的时候,之前的什么气都能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等着姐姐先过去,再拉你。”

李生弟拉着李金宝走过去,翻开野草丛,摘出好几个像干枯的花一样的东西。

几个孩子不时朝前走,等谭溪宁跟上他们,他们就从衣兜里抓出好几个东西塞给谭溪宁。

谭溪宁拿起一个:“这是什么?”

“星星老师没吃过吗?这叫炮仗果,可以吃的。酸酸甜甜的很好吃,试试。”

谭溪宁将信将疑地撕开‘干花’的外衣,里面露出一个黄生生的果果。

她学着李生弟把果子放在嘴里咬破,一股酸甜的味道就溢出来。

山间的野生果子和野生药材,是这片大山给山里人的馈赠。

谭溪宁感觉之前买来过山里,着实是遗漏了一番别样的乐趣。

路已过半,路边的石缝中,流淌出一股清澈见底的山泉水。孩子们快步跑过去,熟络地挽起袖口,洗洗手又用双手捧起一汪清泽。

“老师,这个水我们当地人叫‘美人泉’,可甜了。”

这一路都是上山路,谭溪宁也走得有些乏,跟着孩子们走过去,捧起一口泉水。

清凉的泉水划过喉咙,宛若夏日的微风,带走了夏日的酷暑。甘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在心里种下一片原始的平和与纯净。

又走了大概四十多分钟,李生弟和李金宝的脚步慢下来:“老师,我们家就在前面的那个寨子,那栋房子就是我家。”

谭溪宁走到岔口,林毅带着他们班的孩子还要继续往前走。她们要顺着岔路往山上走,看起来走过一百多米就到了。

谭溪宁站在算不得路口的路口,抬头往山上看去。

这个寨子的屋子和普沙村的都不太一样。

普沙村的村民屋子和一般的村子一样,自家的屋子是自家的屋子,自家的院子是自家的院子。

眼前的这个奇异的建筑群,谭溪宁还从来没见过。

从下往上看,这里大概有十多户人家。寨子布局依山而建,顺山而势,层层跌落。

十几户人家的屋子层层相衔,或是左右毗连,下家的屋顶是上家的庭院,家家有屋顶,家家有庭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