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科幻乐园衰亡史

第十章 超级乐园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的东西不融于时代,再坚持两年一定会很好……

说实话,也就是精神层面很好,物质上需加强……

……

用“忠孝、仁爱、礼仪、廉耻”的儒家思想每日熏陶员工,同时又融入国际化元素的科幻乐园是员工心中开了一年就倒闭的超级好公司,全世界就这一家了。

不知道该用一个什么最适合的名字来称呼这个乐园。柳锦桦最初的梦想、野心、抱负还是不小的。他创办乐园的最终幻想是将迪士尼乐园从第一把交椅上毫不留情地扯下来。老板,你心好狠!佩服!顺便问一下,你当初钱都是哪来的?有人告诉卓思渔:老板夫人家里非常有钱。是不是真的?他不仅心狠心大,而且还引来了众多的追随者慷慨解囊。这起风险投资的灵魂人物究竟哪来那么强的魅力吸引了大批信徒?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他就是神!有人会问:他这么厉害为什么只引来了员工却引不来客人?这个问题任何人都给不出最佳答案。总有人说:都是选址不当造成的,离市区太远。这样的回答根本不能让人信服。选的地方其实完全没有问题,穷山恶水出美景嘛。旅游业本来就是吸引外地游客的,远一点那才叫旅游啊,不能总让中国人老在自家门口玩呀,乐园是向世界敞开大门的……

一家公司有开始就有结束,可能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但我们人类通常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无情的又令人回味无穷的事实。至少,创始人和一群投资人,还有整个蘅湖经济开发区的老百姓和地方政府都不想它就这么一下子轰轰烈烈地来转眼间就稀里哗啦地没了。它可是当地的财神爷呀!科幻乐园的企业文化里,有很多在当时被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年轻人认为了不起的神一样的文字,有些都已经模糊了。其中一句是:什么什么什么永续经营……

……

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经济学家,不能像专家那样去深层次分析它的稍纵即逝的原因。但确实有人对它失败的原因非常感兴趣,还列出了很多条,是哪几条估计也忘了。

……

老板不论大小都是盼着自己的铺子快点开张,柳锦桦也一样。他在规划的时候总是想着开业时候的样子,然后想着想着就睡着了还在笑。卓思渔只跟他单独说过一次话,当时的情形他还记得很清楚。

……

老板真的等不及了,就在开业之前,有一天免费的试营业。那天很热,烈日像火一样烧烤着整个穆墟小镇。但令卓思渔没想到的是进来的游客几乎全是当地人,有很多是农民,有的一看就是无业者。他们个个穿着朴素且面无表情。无论乐园每个角落的员工如何热情微笑地打招呼,他们只是木木地看你一眼就慢慢地走开。不过现在想一下,我们逛商场也是这样的。喂!员工可是培训了至少两个月才拿到证书的。特别是在湖滨大道的那一幕:卓思渔看见那澳洲滑水队的洋妞们身穿黑色泳装头戴墨镜。她们跟在飞快的汽艇后面一下一个空中翻腾。那麦色肌肤和绿色的热浪伴随着两个中英文主持人激动的解说并未换来游客的喝彩。这令年轻的卓思渔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也许就是文化上的格格不入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里被当地人认为非常有钱!也正是这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反差为最后惨烈的一幕投下了恐怖的种子。公司的国际化是不是太早了呀?不早!不早!没有先驱的流血,牺牲和勇敢的失败哪有后来者风险投资的巨大成功。

卓思渔印象中的滑水表演就这么一次,身材健硕的洋妞们因为听不到游客的掌声很早就飞回澳洲晒太阳去了。后来,每次上湖滨大道除了眺望一下远处和吹吹带有当地鱼腥味的风之外就剩下一点回忆了。

……

为了尽全力最快开园,老板发起了彩绘大地行动的号召。这场行动几乎出动了全公司所有的员工。短短几天时间,所到之处每个人都双手拿着一支沾满油漆的长把刷子在地上推来推去。整个园区被涂成一片天蓝色仿佛处在海洋中。到处都是未干的油漆,大家是怎样走出去的已经记不起来了。卓思渔干完活之后低下头的那一瞬间,皮鞋和裤子已经惨不忍睹。有的学员是用旧报纸和胶带把腿整个包起来干了一天的活……

如果没记错,1996年8月18日那天全公司迎来了万众期待的开园盛世。

穆虚镇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它处在醮肃、紫江、香海三地交界处,理论上说还是不错的。开业第一天,园子里所到之处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拿便携式摄像机的人随处可见。有没有商业间谍?有!!!拿摄像机的都是怀疑对象。老板非常自信地说:“让他们拍,拍得越多越好!”当天在场的每个员工都高兴得合不拢嘴,都想要在乐园里一直干下去。当天,卓思渔所在的售货亭放钞票的小抽屉都要挤爆了。最后只好把不同面额的纸币大把大把的往装饮料的纸箱里放。如果是如今这个智能手机人手一部的年代,乐园会一夜之间火遍全中国,肯定节假日连车位都不够用,根本不可能没有客人。当时,还没有造地下停车场的想法……

……

不管做什么生意,你把铺子开起来结果根本见不到客人,那卖的究竟是什么呀?你也许会问:是我的东西不好还是人长得不好看?没生意呀!真的没生意!西瓜放烂了都没人曾看过一眼。开园盛世以后,天气逐渐变冷变湿。每天从东廊道漫步到西廊道是一种不错的锻炼。看不见游客,员工就只好听乐园放的音乐打发日子了。有的服务员站在工位上干脆跟着音乐原地扭来扭去。乐园虽然远离市中心,但园区里放的音乐可都是当年的流行曲。卓思渔总是一边走一边听着那首英文歌《Lemon Tree》,后来他也会唱了。还有那一听就有种神秘感的《X档案》主题曲。刚开始走红的青春偶像带来的《你的甜蜜》响遍整个乐园,那轻快的节奏加上那极具特色的唱腔让站着无聊的一群年轻人忘记了一天的烦恼……

……

怎么开业一年就垮了呢?!开园盛世之后就没见好过!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园子里住着神仙?妖精?怪物?有没有会说话的植物?有没有时空穿梭机?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

原创

什么叫原创?简单地说,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才好。科幻这个概念在当时的年代可能也只有美国人玩得好,从好莱坞的电影里就看得出来。公司的吉祥物实际上就是把米老鼠的胖乎乎的身材拉长了,两只大黑耳朵变成了银色的像帽子一样的东西,头上加了一个弯曲的天线。难道一只身穿太空服的龙不好吗?每天想着要把迪士尼扳倒。只能说,执行长他太爱米老鼠了,以至于他想打造一个中国式的迪士尼。这也许是人之常情。当时,包括卓思渔在内的没见过世面的年轻人都信了这个美丽的梦。

太空馆

首先,这里号称科幻乐园,但是有科幻色彩的地方并不多,或者说有一点科而不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个屋顶上坐着一只大黑猩猩的太空馆。大猩猩一看就知道是好莱坞的金刚,是泡沫加铁丝涂上沥青的大家伙。但那时候知道金刚的中国人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数年之后看了2005年版的电影才知道的。我认识金刚是在很小的时候看着黑白电视上电影明星主持的《世界电影之林》里知道的。可是,能不能搞一个自己设计的造型摆上去?

馆里面的节目是几个演员穿着厚重的太空服伴随着主持人的解说模仿月球漫步。那个演太空人的就睡在卓思渔的宿舍下铺。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里面的模型都是NASA送过来的。这节目个人认为就是给小朋友上一下科普课,其实可以深入开发一下的。也不知为什么,开业一年的时间里长时间闭馆,这里可是跟科幻两个字维一沾一点儿边的地方啊!你为什么老关门啊?!不像话!你不知道坐在屋顶上的金刚很寂寞吗?

太空馆里的故事也是五花八门……

夏天的时候,下铺的朱友对卓思渔说了他的经历……

“思渔,这么热的天,老子每天穿着这么重的太空服在里面表演。这一身行头有几公斤重,还要自己保管。今天我热得实在受不了啦,光着膀子在旁边休息。哪知道,刚坐下,两个女同事冲过来把我的胸一摸,然后撒腿就跑,还笑,个狗东西!”

“那你也摸她一下嘛,哈哈哈……”

“突然这样来一下,没反应过来,不知道骂她们什么好……”

“她们是不是长得不好看?可能觉得你长得还可以……”

“长得一般,她们两个有点那个,她们两个对别人也这样过的,个骚货……”

……

骗人的聊天机器人

还有一个玩意儿就是大名鼎鼎的聊天机器人。这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技术,最早在60年代就有了这种想法,但仅限于模拟文字交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确实在进一步开发和研究这种技术,还要安装到网络服务器上。

在西廊道的路边就摆放着几台这种看似拥有卡通外形胖垃圾桶模样的东西。当你路过它们的时候,胖胖会跟你打招呼跟你聊天,只要是人类的话题聊什么都行的。对于游客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园子里开心,就像看魔术表演一样,是真是假并不重要。就在离胖胖几步之遥的地方有一间涂了彩色油漆的神秘小木屋。房子里坐着两个人对着麦克风,他们手边摆着写满台词的稿子。台词当然是越多越好,通过变声器之后声音就变得滑稽古怪了。矮胖胖会经常用流行词逗乐游客,要是没记错说得最多的就是“你别再给我捣糨糊了”。不知道其中玄机的人会一直跟它聊,有的甚至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机器人。听说,有个老太太在大巴车快开走前匆忙跑回廊道,为的是向机器人咨询自己老公是否有外遇。哈哈哈!婆婆真的相信了。这个算不算是科幻呢?我看它更像是个算命的,应该叫疑似人工智能心理咨询。

执行长见的世面太多了!在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前,像人工智能这样的概念大部分老百姓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更别提说一口流利中文的聊天机器。到了今天,2022年11月30日chatGPT出现,你会觉得:那些酷似垃圾桶的矮胖子并非完全骗人,只能说是思想达到了,但技术还没有,外壳绝对是真的……

写着写着,突然感觉到,说它骗人好像也不太正确。正因为当时的技术没达到才应该给它贴上科幻的标签。

水幕馆

水幕电影最早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发达国家。无论是乐园所处的90年代中期还是到现在的区块链或者智能手机时代都是烧钱的主,绝对的一分钱一分货。

就当时的技术来说,水幕馆还算不错吧。刚进去坐下时,感觉跟进了大电影院里其中一间小厅。这个厅并非让观众看一部热门电影,而是让你感受一下技术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在黑灯瞎火中等待时,水突然从舞台下面喷上去形成水幕,然后激光随着埃及音乐和旁白在水幕上打出金字塔,壁画人物和蛇的动画图案。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觉非常过瘾。说实话,表演时间太短了,每次节目都一模一样。能不能花点心思多加一些情节,或者多来点新鲜内容?如果没记错,好像十分钟就看完了,里面的音乐在以后看的描写埃及的电影中听到过很多次。

卓思渔做导游期间总是提前十分钟带着游客进去,中途是不可以开门的。去的次数多了节目也让他感到麻木。在游客看着水幕的时候,他总是时不时地看着临走前父亲送给他的金色手表。他必须提前通知游客准备离开前往下一个场馆。

………

武士竞技馆

按道理说,这个科幻乐园本该以表现科学技术为主基调,但占地面积最大最引人入胜的表演却是与外星人没有丝毫关系的武士竞技馆。这个场馆可是整个乐园的镇山之宝。武士竞技是来乐园消磨时光必看的节目。当年,有一部著名的电影《勇敢的心》,表演的时候用的就是其中的一段背景音乐。

坐在这铺满沙子和木屑的巨大场馆里,可以欣赏欧洲中世纪场面宏大的马术和格斗。配上音效、灯光、解说和高大的欧美人出演比坐在电影院要过瘾得多。在这里举办一场足球比赛可以说完全没问题,它的观众席可同时容纳全体员工两千名。去看过香海梦幻乐园的人都知道,那里表演动作场面的地方是露天的也很小。

竞技馆的入口是两尊高达三米的全身盔甲手持利剑的黄铜武士塑像。天气好的时候,远远看去金光闪闪,总感觉正在向你走来。表演是演员们穿着中世纪的服装,举着大旗,伴随着电影《祖鲁战争》中的音乐从一个小门开始的。台词确实不多,好像只说了几句话就开打了。这是纯爷们儿戏,没有一个女演员。整个节目分上下两个部分,绝对的史诗级别效果。

第一部分是马上对冲。这是号称美国西部牛仔的大块头男演员表演的。他们身穿大长袍子,骑着高大的欧洲纯种马,戴着只露两只眼睛的银灰色头盔,双方左手拿盾右手持约4米的长矛对冲。当矛头撞击对方盾牌的那一瞬间,一名骑士随着矛头的断裂声落马。

这种高速度的对冲是有极大风险的,控制不好就会死人。就在那个不幸的上午,一个小伙子骑在马上被迎面冲来的长矛从肩膀以下穿了过去……

第二部分是沙地大混战。这场戏是所有动作演员全副武装上场厮杀。欧洲古代的各种长短剑、阔剑、矛斧、投掷斧、链锤,钉头锤等野蛮玩具伴随着雷声、雨点、光效和交响乐震撼登场。他们看起来个个武艺高强且充满血性。全部都是实实在在的西式打斗,没有半点港式武侠的写意缥缈。只看见武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壮烈地倒在血泊中直到最后一个幸存者。

最后,听见有人高喊:最后获胜的是我们的“呆伟”爵士!

哎!开业到秋高气爽的时候,由于付不起欧美演员的高工资,他们都走了。好在走之前,员工都享受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告别演出。看过的都还记得他们绕场一圈给观众握手的情景。人走了,但场馆还要经营下去。不知哪一天,乐园来了一批成吉思汗的后裔骑着小个头的蒙古马在竞技馆奔驰。在现代中国要想找个会骑马的人也只能往地图上方走了。但之后的表演总觉得角色的长相、身高和马的高度与表演的剧情差距太大。铁木真的子孙们穿着中世纪的欧洲服装表演让人大跌眼镜。高标准的视觉盛宴是有一定条件的。但演员们也都尽力了,也不能要求太完美。身在其中的人都知道当时乐园的状况已经走下坡路了,这也是无奈之举。总不能马上改成铁木真统一大漠的剧本吧。卓思渔还记得,看演出的时候,站在沙地里举盾牌的小兵被骑士砍倒后躺在地上一边装死一边笑,不知道有没有被观众看到。

有一天,卓思渔带着一群小朋友看演出。就在他前面的观众席上,一个背书包的小男孩听着场馆里放的苏格兰音乐入了神式地不停地摇头晃脑。这时,坐在旁边的一名女游客问卓思渔:“我来看过三次了,怎么每次都是那个人打赢,是不是真的?”。

……

我认为,乐园倒闭了没关系,竞技馆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把它经营下去。

……

好莱坞特效馆

爱看电影的朋友肯定不想错过好莱坞特效馆。但我要告诉你,千万不要因为它的名字就对节目有太大的期待和丰富的想象。

在馆里你根本不要指望看到当年的热门科幻片《独立日》的拍摄过程。不过,对于从来没有见过电影制片场的人来说,这个馆还有点意思的。观众们可以在三个不同场景里感受三个不同类型的电影片段。

在场的观众每看完一场表演就要向右边的舞台移动换一次座位。

第一场戏是西部片。两个西部牛仔打扮的人一高一矮随着一声牛叫从里面走出来,厚重的长筒皮靴敲击木头地板的声音特别响。情节早就记不清了,好像有点喜剧色彩。在表演的高潮段落响起老电影《七侠荡寇誌》里气势恢宏的背景音乐。因为是室内,所以你看不到骑马开左轮枪的镜头。

第二场戏是生活片。可以说这是表现夫妻吵架的话剧,也有很强的女权主义色彩。编剧和导演好像特意安排高挑女演员和矮个子男演员搭戏以讨好女性观众。女演员一头卷发,身穿深灰色风衣,下身搭配丝袜和高跟鞋。她表情严肃,语气强硬,背对着男演员站着,表演还是很突出的。男主角则是身穿西服手持一枝玫瑰,嬉皮笑脸地讨好女主。

就在女主大发脾气的时候,只见窗外电闪雷鸣。然后,主持人拿出藏在窗户后面的金属板子,告诉观众打雷闪电的声音是怎么模仿出来的。

女主最后一句台词:天下的男人都靠不住,你们说,是不是!?

看完之后,你会产生共情吗?

告诉你个秘密,演艺处管事的是个女人啊……

最后一场是真正的好莱坞节目。把音乐、场景、服装,灯光和恐怖造型加在一起很容易联想到80年代的第一部音乐电影《颤栗》。这节目好不好看因人而异,但真的与科幻沾不上边,完全靠主持人的伶牙俐齿与观众互动才能调动气氛。当僵尸从井盖下升出头的时候,只见它突然不动了。这时,主持人会指着僵尸不停地问观众:你看,真的?假的?

表演结束时,游客与僵尸合影留念还是很开心的……

风情歌舞馆

科幻乐园里拿得出手的东西主要是让游客坐着欣赏。对于一些不爱动又想找地方玩的人来说,坐在风情馆里看节目再合适不过了。这里的节目很像电视上播的晚会。

首先出场的是胖子,他个子不高,主持节目的时候总穿着件花衣服,那浑圆的肚子走一步晃一下,是搞喜剧的料。看过他节目的人都知道,在台上他头顶总扎一个小辫子。但他说的那些段子是些什么内容已经没有人记得清楚了……

听完了段子,两位歌手一男一女先后登台。如果你是一个热衷流行音乐的年轻人,这个节目一定觉得不够刺激。他们的身后没有伴舞和华丽炫目的灯光,也没有过多的身体语言。因为他们都是优雅的美声唱法,习惯了轻声细语和慢节奏风格的人可能会喜欢。

接下来的节目都是舞蹈:西班牙牛仔舞、夏威夷草裙舞、云南竹竿舞和一段有故事情节的舞蹈。在馆里,很少看见印第安战争舞,但有时候你能看到头戴羽毛的演员走来走去。

冬天的时候,馆里没有空调,很冷。在游客极其稀缺的日子里,卓思渔和锋子经常跑到观众席上凑数。每次看节目时,出场的演员就几个人。因为太冷,跳云南竹竿舞的演员们当时穿着皮肤色的紧身长裤。有些人认为,他们穿的就是秋裤。

大场面的时候也有过,几乎所有的舞蹈演员都上场了。最精彩的还是最后一段舞蹈。演员们都穿着不同颜色的大长袍子在《天鹅湖》的曲子下起舞,算不算是芭蕾舞剧就不知道了。看的时候会让人联想到电影《阿拉丁》里的画面。

就在门票被贱卖之后,无论游客多少,每天只上演一场。

滑草场

这个地方是最没什么可说的……

滑草场在当时的中国大陆几乎完全没听说过,科幻乐园引进这种欧洲人的娱乐项目算是相当领先了。在当导游的那段时光,卓思渔的印象中基本上就没有开放过。那原本绿油油的草地没有人的足迹真是太可惜了!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被铁笼子锁住了一样。难道就这样变老?这可不行。

有一天,七八个风华正茂的年轻男女从一个秘道进入了滑草场。他们兴高采烈地爬到顶上,然后集体侧身滚了下去。

这一滚,是青春的一滚……

这一滚,是潇洒的一滚……

这一滚,是满怀憧憬的一滚……

卓思渔就在那一次和一个姑娘滚到了一起……

第二天,台湾主管在晨训时宣布:“任何人再进入滑草场将受到严厉处分!”

为什么不开放?如果执行长他老人家现在还健在,你去台湾或者美国当面问问吧。也许他会请你吃个槟榔什么的。

卓思渔离开之前,远远看去它还是那么绿……

中央商场

中央商场在乐园的筹备阶段除了装修还要安排人员每天值夜班。因为园区实在太大,物资又特别丰富,经常听说夜里有民工偷东西。

想起值夜班就让员工恼火。当时,夜班的目的并不仅仅要防盗,而且商场的地砖刚铺好不准有人通过。按道理说,这个活儿应该交给保安部或者交给工程处,可偏偏要找营管处的兄弟干。白天晒太阳像搞革命一样,晚上还要作看更。

年轻的卓思渔值了好几天夜班,每次总是看见五个一样的老面孔。商场里没有灯也不知道放的是些什么货,大门是敞开着的,但大家都不想进去。仅有一点月光的夜晚很少有人会在这么大的园子里闲荡。遇到有人来了,大家会一起上前阻拦。一个晚上大家要说好多次一样的话:不能通过中央商场。

实在是困了,他们五个人就像野狗野猫一样挤在一张垃圾堆里找来的席梦思上睡到天亮。走之前再把垫子藏起来下次再用。男人的友情是不是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夜里,穆虚镇的蚊子把思渔他们几个团团围住,令几个难兄难弟又困又痒。从商场里传出来的怪声一次又一次把他们吓醒……

每到这时,卓思渔就开玩笑说:“这里的农民说过,这块地以前是乱葬岗,一到晚上就有魂魄出来寻找肉身,大家小心啊……”

“没准真有这种事,你看那些华裔干部人手上都戴佛珠,避邪的……”

“这么不吉利还要来这鬼地方开乐园?”

“这里地便宜呀,大城市地多贵……”

“别说了,老子现在都不敢睡,快点天亮就好……”

……

夜班通常不会安排女同事。也不知为什么,后来有两个女同事被安排进来。但每次值到晚上八点就回去了。大家都很年轻,这个时候自然会有人想找乐子……

“思渔,刚才我跟那个女生谈理想谈人生,她老扯开话题,唉……”鹏二一边说一边叹着气。

“什么谈理想谈人生,都是放屁胡扯,你无非就是想把你的螺栓放进她的螺母,少跟我扮高尚。”卓思渔先是一本正经地说,然后指着鹏二哈哈大笑……

鹏二先是一愣,然后也忍不住了。他涨红了脸,弯着腰……

“哈哈哈,哈哈,你……”

几乎每次值夜班,总有一对台籍男女驾驶一辆电动车毫无顾忌地穿过中央商场。每次都是女的开车,男的坐在后面双臂抱着女人的腰。下班以后浪漫一下也是理所当然。思渔他们几个当然是谁都没有阻拦,一看就知道是皇亲国戚。如何肉眼判断是不是台湾人呢?他们的胸牌都是蓝白黄相间的图案,女人爱戴浅色渔夫帽,男人戴棒球帽,整体感觉有日本味道。但并不是公司里所有亚裔干部都那样,皮肤深一点的大多来自东南亚。

他们其中一个问:“如果我们当时把他们拦下来,公司里会不会有人出馊主意对付我们?”

思渔笑着说:“那我们就一起去找执行长评理去,毁坏地面就要赔,怎么可以搞特权。”

……

最重要的,还是快点天亮回宿舍洗澡,吃早餐和睡觉……

……

开业以后,乐园就一直没有什么游客。后来,通过低价门票和免费入场的方式引来大批小朋友,都是学校组织的。在没有家长的陪伴下,商场的纪念品自然卖不动。大部分是书签、腰包、帽子、拼图、钥匙扣、气球,各种玩具。里面还有一处是专门作艺术摄影的,用的胶卷是柯尼卡。卓思渔曾为那里画过几张pop。

卓思渔离开之前,买了一个娃娃至今留着……

高空弹跳

所谓“高空弹跳”就是大家熟知的蹦极(bungee),有时候也会有人叫它“笨猪跳”。科幻乐园是不是第一家不清楚,但90年代中期把这样的极限运动引进中国内地是罕见的。

它远看就是一个造型简单的钢铁三角架子竖立在广场上。按照现在商品房的高度,可能有十六层楼高。你会问,如此简单的结构和高度是怎样把人送上去的。据当时的人们回忆,是用滑轮把人像钓鱼似的吊上去。还有人说,铁架上有楼梯,人一节一节爬上去。总之,搭电梯上去是不可能的。想象一下,当时下面是坚固的水泥地,你敢跳吗?

七月的一天,卓思渔跟往常一样和学员们在科幻乐园大学的院子里训练晒太阳。这时,阴沉的葛副处来了……

“你们听着,高空弹跳现在要人,你们当中有谁是运动员?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通通可以报名……”

一想到每天要从上往下跳给别人看,大家你看我一眼,我看他一眼,队伍里没人说话。

“有运动员证书的都拿出来。谁有?谁有?”他又说道。

葛副处见仍没人回应就一个一个地问……

不一会儿,他走到了卓思渔面前,“你呢?帅哥。”

“我只会画画。”卓思渔一本正经地回答。

葛副处瞪了他一眼。就在这时,队伍里有四个不怕死的年轻人举手了,但他们谁都没有做过运动员。

从那天起,这四个人就一直跟着人高马大的澳洲教练每天练习。一个中文不好,四个英文不行,这都不是问题。公司派个翻译每天跟着,你只管闭着眼睛往下跳就行了……

不管你是游客还是员工,也不管你当时被吓到什么程度,只要你跳下去了,你就能得到执行长柳锦桦亲笔签名的证书,以表彰你的英勇行为。两千名员工敢跳下去的真没有几个。卓思渔每次经过那个长颈鹿似的铁架子,他总是想了一下就走了……

跳一次一百块……

有一天,卓思渔看见一个60岁的老太太在铁架子旁跟几个同事理论……

“你让我跳嘛,我从来没有跳过,我身体很好,我从来没试过,让我试一试嘛。”

“奶奶,你别跳,年龄太大了,万一跳出心脏病怎么办……”

“我没病,我到国外去过,那里的老人什么都敢玩,学开飞机,去酒吧,他们玩得可开心了,我也要……”

“不行的,我们负不起责任,我们的橡皮筋好像坏了……”

“是的,千万别跳,跳之前还要签生死状……”说这话的是高空弹跳唯一的女队员。

卓思渔站在一旁忍不住笑了……

“你笑什么?”老太太显然有些不高兴了。

“老板要求我笑的,太婆你真行……”卓思渔竖起大拇指后退了两步,转身就走……

……

亲子游乐场

说到这个地方,唉!这里的设施一点都不稀奇,一点也不科幻。都是些在任何国内游乐场能看到的大玩具。比如,摩天轮、旋风飞椅、海盗船、旋转木马、旋转大章鱼、大摆锤,还有一个迷你过山车,全部都是给小朋友准备的。它的面积不大,设备当然也就偏小了许多。

虽说是儿童的游乐场,但游客中还是经常有十几和二十出头的女生玩得好开心。卓思渔只玩过一次旋转木马。每次去那,他总是一个人提着颜料桶站在凳子上画墙画。

……

电玩城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内地,大大小小的游戏机房真的是遍地开花,而且大多都没有品牌。

乐园里的电玩城是最没特色的一处了。大老远约两个小时的路程赶来打电子游戏?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这是看完了大型场馆之后打发时间的地方。游客多的时候,卓思渔总能看见一群孩子在里面跑来跑去玩得很开心。每次路过那里,他都能听见里面一台打沙包积分的游戏机发出一段极具挑衅的声音:你们都是窝囊废!再较量一下好吗?!

思渔从来没进去玩过。他只记得那的组长好像也是个香海人,经常来找他设计电玩城的海报。每张海报上都少不了这几个字:大币一枚,每枚十元。这个价钱在当时的年代真的是贵死了。

多年以后,在很多品牌店十块钱能买二十个币。

送客烟火表演

在中国这片历史文化悠久又深厚的土地上,大型烟花表演自古以来都是由官方承办的。因为它实在是太贵了。记得小的时候,只有国庆节才能看到。

湖滨大道除了夏天观看澳洲滑水队表演就是用来放烟火了。

第一次烟火表演是在开园盛世的第一天。当天的游客人数达到开业一年中的最高峰。就像现在黄金周的景区一样人头攒动。好在园子真的够大,没有出现挤住了走不动的时候。几个招牌节目都是外籍演员表演的,很多未尽兴的游客天黑了还在园子里逛。他们一边看着空中的烟火,一边赶往停车场。

如果乐园还在,这天一定会作为纪念日……

开业初期是每晚必放烟火,员工的士气可谓前歌后舞。

过了几天,每个周末放一次……

再过几天,游客人数达到预期放一次……

后来,再也没钱烧了……

廊道招商

廊道的生意一直没有好转,人人都想自己的小摊子做得风生水起,但没有游客急也没用。

卓思渔在销售课的那段时间,旺的时候他的售货亭一天进账两千多块。无论数钱数得多开心,可最后都被商管课的人下班之前收走了。别小看站店的差事,如果每天不愁两万客流量,自己承包一个摊子做小老板还真不错。

有一天,全天整个东廊道所有摊位加起来只进了两千块。没办法,一下班就在现场开会。可是,如果游客不进园,他们这些小售货员无论怎样吆喝也改变不了惨淡的现状。最后,有个华裔主管提出招商……

其实,招商也只是把廊道的许多空位填满了,看起来更加丰富了,选择也变多了。可没有游客进门,东西再多也不行呀。当时,这个华裔主管只是负责如何提高廊道的业绩。他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没过几天,炒面、炒年糕、凉皮闪亮登场了。这些人都是乐园以外请进来的真正的小老板。他们的炒年糕与我们家里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配菜特别多。各种各样的蔬菜和七八种调料就占了饭盒60%的空间,年糕感觉只有几块,不过味道还是没话说的。招商为乐园在饮食供应上增色不少。没有游客没关系,五块钱满满一盒炒年糕对员工来说极具吸引力,卓思渔是那的常客……

哈哈哈!挣不到游客的钱没关系,可以挣员工的钱。原来,拉动内需,搞什么内循环,那个时候就有了……

……

对员工来说,廊道真的没什么好玩的,就是给人雨天走路和夏天遮阳的地方。

对游客来说,如果你累了,可以在那坐着边吃东西边看动画片。游客多的时候,还能看到有人穿着小丑的衣服在你面前玩杂耍。在你无聊的时候,可以跟机器人说心里话……

墨苒拳会

没有游客没关系,乐园的场子很大,可以举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如果穆虚镇的大妈同时来跳广场舞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说不定,还会觉得地方太宽没人跟她抢不够热闹。

大妈们终于来了……

当年的墨苒拳会让员工们感觉就是给垂死挣扎的科幻乐园来了一针强心剂。

那天,有点阴,有点冷……

晨训结束没多久,卓思渔远远看见约十几辆满载的大巴车已停在门口。没过多久,停车场的大巴车越来越多。这时的员工早已失去了科幻乐园特有的自信,他们只是在角落小心地观望着。因为他们知道,这群人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游客。只见一队又一队来自墨苒拳会某分舵的老太婆身着传统中式练功服,手持一把红扇子缓缓地走来。到底来了多少人已经记不清楚了,总之很多。表演的主要位置就是每天晨训最大的广场(太阳广场)。随后,月亮广场、星星广场、亲子游乐场,甚至武士竞技馆和太空馆附近的空地也都站满了。

久违的执行长最后一次出现在晨训的广场舞台上。站在角落的卓思渔看见身穿深色西装的他依然风度翩翩。但在面对台下的婆婆们时,他的眼神和声音无法掩饰内心的焦虑……

他只是简短地介绍了一下乐园以教育为主就下去了……

当音乐响起,婆婆们翩翩起舞,远处都能听到哗!哗!的扇子声。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表演结束了。但自带干粮和水的婆婆们对游乐设施和科幻乐园特有的微笑服务根本不感兴趣。卓思渔印象最深的是乐园里所有男厕所都被仙姑娘娘攻陷了。他看见一个男同事从男厕所里慌张地跑出来。没办法,卓思渔也只好赶往办公区洗手间。

那天最忙的就是外事课的同学们指厕所,公共卫生课的同事们洗厕所。

现在,已经没有人清楚当天的营业额是多少,也不知道仙姑娘娘到底有没有买门票。这些似乎早已经不再重要了,只要有人愿意来,什么条件都可以接受……

唉……

我发达时,你高攀不起……

我落魄时,你不正眼瞧我……

但在市中心能举办这样大型盛会的地方并不多。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