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七月蓝火

第2章 鹞鹰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剩下的一段路,庄宁感觉自己是被大风吹着走的。

风势骤然加强,雨点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密集,成了暴雨。

“天堂”伞已经不能用,庄宁依然不急不躁地一步步走在雨中,身上的衣服很快淋湿了。

走进比特研究院职工公寓的时候,庄宁感到头有点沉沉的。

公寓楼楼道的左侧,有一株高大的白玉兰树,白玉兰已经绽放,此刻在风雨中摇曳,释放出阵阵清香。

原来庄宁未曾仔细观察这株树,现在不经意地抬头看了一眼,立刻大吃一惊,因为他发现其中一张姑娘的脸。

他以为自己看错了,果然,原来那是一朵似乎在发光的玉兰花,是银色的光芒。

不过玉兰花如何能发光呢?

莫不是灯光的反射?

当他定睛再看,那银色光芒又倏然不见了。

他不太相信是自己看花了眼。

他以前从未看花过眼。

他觉得有些异样。

回到家中,空空荡荡。

经过父亲的房间门口,他放轻脚步,透过虚掩着的门往里看了一眼。

父亲在世的时候,按照父亲惯常的作息规律,这个时间,父亲应该还在工作状态中。

父亲总是埋怨一天可能不足24小时,因为他的时间从来都不够用。

对于父亲来说,工作就是活着的目的。

“人活着总要做些什么事情,有多大意义倒是其次,只要无愧于心就好。”

这是他写在笔记簿扉页的一句话。

父亲的字极有特点,像一只只飞翔的鸟儿。

父亲喜欢天空,天空的深邃和神秘吸引了他,包括飞翔在天空中的鸟儿。

不可思议的是,父亲的命运,也是真的与“鸟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研究院是工作的地方,回到家里,卧室兼书房也是工作的地方,只不过是空间对换了一下而已。

一个项目进入中后期,往往需要大量的联机运算,这个阶段在研究院的时间多,家里无法做。

但开始阶段在家里电脑上也可以做的。

当然,按照研究院的规定,所有级别的项目进入最后集成阶段必须限制在单位内。

懂的人都知道,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

由于一个项目的进展,前后少说也要持续两三年的时间,所以有足够多工作可以下班之后带回家。

只是在家里工作,电脑不能与研究院的服务器相连,也不能使用互联网。

搞程序研究的人,哪怕一只鼠标的摆法儿,都体现着自己的个性,别人不能随意改变。

所以父亲房间里那台工作电脑,近十年来一直保持原样。

庄宁总觉得父亲还会再回来,他的使命与天空有关,所以他现在只是像一只翱翔的鸟儿那样,滞留在天空中。

他不太愿意接受父亲已经死去这个事实。

回想起来,父亲出事前几年,在家里待的时间比往常多了一些。

对父亲的记忆中,充满了温馨的情节。

比如,本来一日三餐爷俩都可以去单位食堂解决,物美价廉,省心省事,但食堂的菜谱一年到头千篇一律,有时候想换换口味就回家自己烧。

其实父亲是想让儿子吃的好一点儿。

每逢生日、重要岁时节日,只要单位里不是特别忙碌,父亲是一定要回家来包一顿水饺的。

父亲是个性情中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人,有一次吃了“好吃不如饺子”店的东北北方风味水饺,从此疯狂迷恋上了这一口,五冬六夏,水饺始终是家里的“保留节目”。

当然,除了水饺,时令蔬菜下来了,父亲也会烧一些,如葱油螺丝、油焖笋和凉拌马齿苋之类。

他说:“马齿苋这个菜的营养是最全面的,因为它有绿的叶、红的茎、白的根、黑的籽,特别补人,现在我来给你做,等以后你成家了我就可以吃现成的啦。”

庄宁懂父亲的心思,这等于是绕着弯子提醒他赶紧谈个女朋友。

本来从中学到大学,父亲都很忌讳他学习之外的交往,尤其是异性交往,经常旁敲侧击地说与其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这些生物学特征明显的事情上,不如努力学习,学成之后再交女朋友不迟。

还说,天下何处无芳草,好女孩有的是。

庄宁倒也没让他太操心,两耳不闻窗外事,学习之余唯一的娱乐就是看看电影、听听曲子,电影看的最多的是中村登导演的《生死恋》,前后看了七八遍,百看不厌。

曲子最喜欢莎拉·布莱曼的《斯卡布罗集市》,一听就上瘾。

及至庄宁参加工作,同龄人陆续谈婚论嫁,他仍保持独来独往。

眼看就直奔钻石王老五而去了,父亲才着急起来,一改之前的反对态度,转而鼓励他去多交往,尽早找个女朋友。

庄宁却不着急,打他的哈哈:“老爸呀,你是不是觉得一个人太冷清,没人陪,想为我找个后妈呀?”

父亲就叹口气:“唉,没治了,这事儿怪我,以前是我管得太宽了,全是我给害的。”

后来父亲也就死了心,再不提找女朋友的事了。

父亲在世的时候,爷俩的交流并不多。

庄宁自幼便失去了母亲,对母亲没有印象,父亲一直扮演着父亲和母亲两个角色,从小学到中学的每次家长会的登记薄上都留下了“庄子鬯”这样三个字,父亲栏里是“庄子鬯”,母亲栏里也是“庄子鬯”。

庄宁觉得父亲的本身的角色并不成功,婆婆妈妈倒是更多一些,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严厉过,这使得庄宁觉得自己仿佛有两个母亲。

庄宁整个小学阶段父亲一直帮他洗内裤,直到有一天庄宁自己意识到这样不好,才拒绝了的。

父亲笑道:“嗯,知道害羞了,说明你长大了。”

父亲笑的时候嘴唇两角会不自觉地上翘,让庄宁觉得特可爱。

父亲是在他读中学之后才明显严格起来的。

记得有一天看《铁臂阿童木》,看到第十四集妹妹小兰要跟吹喇叭的小丑去梦想岛的时候,不过刚到九点,父亲“啪”地一声关了电视机,不由分说把他赶上床去。

父亲规定晚上睡觉的时间不能迟于八点半,早晨起床的时间不能迟于七点半,如此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雷打不动。

庄宁也习惯了顺从父亲。

父亲最后一次替他做主是高考填报专业的时候,庄宁本来想学建筑,父亲说我建议报计算机。

此后庄宁一路读到博士,都没离开计算机,在博士阶段专攻程序编译,还拿过全国程序设计争霸赛金奖。

但父亲从来没有当面夸过他。

庄宁博士毕业之后进入比特研究院遥感处大数据研究所,与在研究院信息处供职的父亲成了同事。

与父亲成为同事,原来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父亲从来不说他在比特研究院具体的工作是什么,问他,他也不透露。

“爸爸,你是研究哪一块的啊?”

“儿子啊,爸爸的工作,你不需要知道。”

“为什么,是因为需要保密么?”

“我这样说吧,爸爸的工作,都是为了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你知道这个就够了。”

庄宁知道,那一定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这从父亲多少年如一日,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态度中就可以感受得到。

父亲一直是他人生的偶像,他心目中的高山和大海,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除了由衷的崇拜之外,可望不可即。

他常常对自己说:“我要向亲爱的爸爸学习,这辈子达到爸爸十分之一的水平就算成功了。”

假如没有进入比特研究院,他可能永远都不会真正理解父亲的事业,也就谈不上现在的子承父业了。

他觉得这可能都是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了的。

有时候,他相信父亲一直在指引他,让他延续父亲的工作,这应该就是父亲的遗志。

正因如此,所以才有后来的种种奇遇,包括爱情。

他觉得这一切似乎都是环环相扣的。

他想,这也是他的命运啊。

博士毕业前夕征询父亲意见,父亲说:“你寄一份简历到比特研究院人力资源处吧。”

庄宁由此知道父亲对他是满意的。

比特研究院的门槛很高,不仅是全国唯一的部属专门研究院,而且人才济济,在不少研究领域保持国际领先。

全院区区三百名研究人员,经费预算却高达五百亿元,国内外首屈一指。

既然父亲鼓励他报,说明他的条件够了。

进了比特研究院,庄宁对父亲另一面的了解逐渐多起来。

当然,一开始主要是从同事们的口中知道的。

同事们谈起他的父亲时,虽然有时也像在开玩笑,但都是带着敬重的神情。

父亲曾经是国内有名的超级计算机病毒的终结者,后来更是致力于未来防火墙程序的研究,主要是为防止外太空入侵,所以也叫“外太空防火墙”。

毫无疑问这都是战略级别的研究项目。

父亲最后的命运会跟鹞鹰联系在一起,是庄宁完全没有想到的。

同事曾专门拿这件事跟他善意地开玩笑。

他们说:“你知道么,庄子鬯教授经常教导我们说的一句话是,我们的研究永远没有禁区,也不存在不值得研究的东西,如果有人这样认为,只能说明我们对未知研究得太少。”

还有的说:“庄子鬯教授的研究方向后来始终在空中,因为空中有他的鹞鹰,他可是唯一一个懂得鹞鹰语言的人。”

庄宁并没有当真。

没想到确有其事。

他在追踪父亲的研究思路的过程中,一点点进入了父亲的世界。

那天父亲再次发现了那只鹞鹰的踪迹。

这只有些落魄的鹞鹰围绕着大榕树盘旋,似乎是回来寻找什么,父亲察觉到鹞鹰的异样,所以在鹞鹰准备飞离的时候他一路追着它奔跑.

他想知道它会飞向何方,一开始沿着江边追,后来一直越过滨江路,追到了J城最繁忙的中心大道上。

他全部注意力都在空中,都在那只鹞鹰身上。

鹞鹰的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他显然忘记了身在何方,于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跑成了田径场上冲线的运动员。

结果被一辆飞驶而来的出租车撞飞出十几米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