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第一桶金

第四十四章 改革之路无坦途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周末晚上,吃完饭后,陆解放陪会计师们喝茶聊天。聊了一会,疲惫的同事们陆续离开,下班回家了,餐厅里只剩下陆解放和何吉安二人。

陆解放说:“何主任,你也累了一天了,我送你回家,早点休息吧。”

何吉安笑了笑:“回家不急。陆总,我正要向你汇报一下资产核查情况呢。再过两天,审计工作就要结束了,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陆解放看了何吉安一眼:“实事求是呗,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问题,就上报什么问题。我明白,你们事务所是一手托两家,既不想让我们企业经营者利益受到损失,更不愿发生社会动荡现象,你们的难处,我是能够理解的。”

“这两天没去看邓教授,老人家身体怎么样?”

“有点虚弱,昨天送他回省城了。”

“是啊,恩师血压高,就怕他着急上火,血压升高,省城条件好,回省城我就放心了。”

“是呀,为了老人情绪不波动,血压不上升,我也是时时担心呢。”

“可不,都是为了老人家嘛。”

“何主任,让你费心了。公司的资产情况,以前我们也是做过审计的,总资产减去总债务,就剩不到一百万,你可能都看到了,这笔钱,给五十五岁以上男职工和五十岁以上女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基本上就资债两清了,正负相抵,这个结果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意外,但却是一个各方都能接爱的最佳结果了,何主任你说是吧。”

何吉安没有吱声,想了想,点头道:“嗯,跟我们的审计结果差不多,基本一致。”

“谢谢何主任,你们辛苦了。”

清产核资工作进行了一个星期,圆满结束。

也可以说是虎头蛇尾,一个烂尾工程。刚开始进驻时轰轰烈烈,弄出很大动静,仅仅过了一个星期,就偃旗息鼓,草草收兵了,真让人大跌眼镜。

第一个跳出来表示质疑的就是事务所主任杨祥瑞。

“何主任,有几笔资金流向尚未捋清,我认为不能就这样鸣金收兵!”

杨祥瑞这次出马,其实是受到张立冬的特别邀请,专程赶来把关的。在市委扩大会议上,潘四海曾耳提面命,说辰星公司是全市第一家盈利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风向标的特殊意义,重要性不言而喻。张立冬是辰星公司改革的直接责任人,他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不敢有半点懈怠,每个环节都不敢放松。清产核资是一个重要节点,更须慎之又慎,不能出半点差错。于是,他请来了杨祥瑞坐阵,加了个双保险。

“杨主任,你是在怀疑我的业务能力?”

“不,在业务上,你是北疆行业内的天花板,谁都没资格怀疑。我担心的是业务以外的东西,大家都明白,现在是物质社会,到处都充斥着铜臭气,我们都在这个大染缸里浸泡,谁都不能保证不受浸染!”

“杨主任怀疑我拿了当事人的好处,故意做假账?”

“何主任何必那么激动呢,我只要查清账目,弄清事实。只要账目清晰,数据牢靠,一切质疑都将不攻自破,不是吗?”

“我的结论已经很清楚了,如果你不认可,可以重新再查一遍。我只能做到这样了。”

见何吉安态度如此坚决,知道再说什么也是没用的,杨祥瑞就摇摇头,叹口气,不再言声了。

张立冬带着这个结果,心里有点忐忑地去向吕长发汇报。

不想吕长发听了之后,非常满意,连说:“好,好,好啊,资产归零,正好来他个零价出售,卖的坦然,买的高兴,皆大欢喜,好嘛。”

张立冬拧着眉头道:“可是,据说有几笔资金去向不明,是不是要查一查?”

“查出来又怎样,收归政府?立冬同志啊,政府是为民服务的,不是与民争利的,那十几家企业没有资金外流,可是,现在白送都没人愿意接手。为什么叫靓女先嫁,就因为辰星现在还有人愿意要,等到资不抵债时,没人要了,损失的不只是企业,国家也要遭受损失的嘛。”

“吕市长言之有理,是我太局限了,看问题不够全面。”

“还有,辰星公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政府没投资一分钱,启动资金都是企业自筹的,充其量也就算是集体企业。不但政府没有投钱,人家还偿还了企业早前拖欠的贷款,而且这些年上缴了大量的利税。应该说,辰星公司已经做得够好的了,我们不应该再斤斤计较了。”

“吕市长高屋建瓴,说得太好了!”

辰星公司“零价出售”方案,很快就以发展改革委的名义批复了。

“零价出售?!”这不就是白白送人了吗,还出售,有不要钱的出售吗,说的好听,其实骗鬼呢。

发展改革委的批复一出笼,就引起社会上一片哗然,人们议论纷纷,争长话短,猜不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其中反应最为激烈的,当属周启民。

周启民跑到于福林办公室,指着于福林的鼻子问:“于书记,我一向敬重你,信赖你,请你明白告诉我,这一切你事先是不是都知道?”

“启民别激动,有话慢慢说嘛,你指的啥事呀?”

“就是这个零价出售,这不是鬼话吗,明明是白送,却偏说出售。你我都是公司创立的元老,公司的价值心知肚明,就算不是价值上亿,打个五折,也有五千万吧,就这么拱手相送了,这可是国有资产啊,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流失了,我咽不下这口气!”

“启民,这事我确实知道,从发改委出台方案到会计师事务所清产核资,我都全程陪同,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我是大体知道的。”

“那你为什么不反对,不阻止?难不曾你拿了好处,跟既得利益者同流合污了吧?”

“我为什么要反对阻止?人家送我们东西,我去阻止,是我脑袋进水了,还是我故意胳膊肘往外拐?”

“可是,人家送的东西,不是简单的物品,那是国有资产啊,国家的东西,是可以轻易送人的吗?你是党员,又是书记,你有义务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去做公正的事情!”

于福林拍拍周启民的肩膀,让他坐下,耐心地说:“关于这一点,市领导有过明确的指示,认为我们辰星公司在创立之初,政府没投资一分钱,我们用的是外资,这你是清楚的。因此,公司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只能算一家集体所有制公司,我认为这个结论是公允的。”

周启民一时有点语塞:“可那……我们戴了那么多年国有企业的红帽子,我们也都认可公司就是国有企业,你,我,包括陆总的职务都是市委任命的,这都证明我们就是国有企业嘛!”

“这只能说明公司的界限不够清晰明确,本质上说,我们就是集体企业。况且,这些年来,公司上缴的利税,已经远远超过我们应缴的额度,政府对我们进行让利,也是众望所归。启民,我希望你能理解。”于福林据理力争道。

“我不能理解!”

周启民梗着脖子,气呼呼地走了出去,“砰”地一声,使劲磕上门板。走出很远了,还甩下一句话:“这事还没完!”

于福林看着周启民的背影,半晌没回过神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