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楼间风雨

第81章 珍视之人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结束了这次私下会晤,志彬好一段时间都心神不定。

他似乎已经察觉到林学谨有意给这段缘分打上冒号,即便他也知道,对方身为女人,其实在这方面的敏感程度远高于自己,不过在双方开诚布公之前,这一切最好都暂时埋在心底。

或许她只是在这段最脆弱的时期,需要找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暂时依靠肩膀,也或许她早就在埋怨志彬为何不能主动跨出一步,不得而知。总之对方至少是在有意展露自己的另一面,那个为外人所不知的自己,包括二人聊的那些话题,也只有真正愿意敞开心扉的人才能听闻。

于是这段时间他也没再跟着志文一起走街串巷,似乎在自己想通这些事之前,确实没什么心情去处理其他事,而且他也完全信任志文的办事能力,免得去了拖后腿。

另外一边,志文一个人在走访完龙岩周边县区乡镇后,也回家做好了一份详细统计。只不过这份表格完全是以他个人认知的层次去做的,所以并不能代表官方数据。即便在新式土楼的实际推广层面上有不少可取之处,但最终能在周边小村镇应用的空间也不大。

毕竟城区和乡镇的发展水平差距太大,无论是资金募集还是政策偏重,这种大项目都是在县市一级的地方才能获得足够支持。不仅如此,正是这种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很多农村土楼的修缮一直都处于搁置状态,而且对比靠近城乡结合部的居民,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土楼入住率其实才是最高的,按理说它们最应该受到重视才对,不过事实却总是与理想背道而驰。

让人忧心的也不仅仅是数据本身,而是他所见所闻那些土楼的现存状况。记得在好几个小村庄里,志彬见到那些留守老人几乎都居住在水电不通的恶劣环境下,甚至有的屋顶还存在漏雨漏风的情况,如果要仔细去进行排查的话,其中肯定一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危楼。

在对这些老人问询过程中,志文记得他们目光失神地诉说着生活上的各种不便,也有一部分老人不停追忆往昔,似乎以前那个物质贫乏的年底,生活情况反而比如今要好得多。这种现象也不是一些贫困户的特殊个例,在志文探访过的大多数地方,这些人守着破楼盼望子女回家的样子,简直像一尊尊风干雕塑,生活的希望也仅限于柴米油盐,怎么能不追忆往昔?

但他们的后代们在大城市里通常也过得不怎么如意,困顿和贫穷似乎总是会在某个群体身上循环,并继续让一代代人困在同样的圈子里。当然志文也很清楚,这些问题就完全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了,也许有一天他真能在有生之年见到新式土楼取代老楼,然而这些困扰了他们一辈子的东西,却还是会像幽灵一样继续缠绕…

结束走访之后,志文本来打算给自己好好放了个假,他心里已经承受了太多类似苦闷,这种精神内耗也使得志文渐渐不太明白,自己的努力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

不过没等休息一两天,另一件困扰已久的事又让他不得不重新投入岗位,因为和之前那种独自为战的状态不同,他现在必须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毕竟现在他需要筹集到足够的学费并定期给女儿打过去,否则前妻那边他无法交代,更无法给自己唯一的牵挂一份补偿。

据说林茵茵在日本读研,每年的花销不是小数目,而前妻几乎没什么多余收入供孩子继续读书,所以上一次母子俩出现在志文面前时,他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补偿女儿。

比起前些年那种眼里只有工作的空虚,这种状态至少是充实的,志文如今也算有了一点盼头,因为前妻已经答应,只要自己钱给到我,每年都能有一次见女儿的机会。

每次一想到林茵茵,志文即便再怎么疲倦,他也会拿出那张照片乐呵呵看半天,然后投入到一份额外的承包项目中。虽然他的工资已经不低,但作为父亲的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留给子女,如果能给女儿多寄去一点零花钱,想起女儿的笑容他自己也会傻乐起来。

但这天下午,当女儿毫无预兆地忽然出现在家门口时,志文心里却是咯噔一声。按理说他时隔一年再见女儿应该是兴奋不已,但在笑容绽开不到片刻后,他才想起来现在已经是开学季,为什么女儿到现在还迟迟没有出国?是不是学校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茵茵,你怎么来了?”志文迟疑片刻,还是打开门让女儿先歇息一下。从她风尘仆仆的样子和眼角的泪痕不难猜出,应该是有别的事耽搁了她开学。

“爸…我…”

姑娘哽咽着,忽然哇的一声哭出来,紧紧把头埋在父亲怀里。

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就会陷入两种极端,要么是极度自立懂事,这通常是因为从小跟着某一位家长,由于得不到缺失的父爱母爱,从内心深处寻找到了自发力量。但这种孩子却也容易抑郁,毕竟这种通过消耗自己得到的支撑力,往往会让人精神难以承受。

另一种就像茵茵,即便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但遇到什么事总爱像小孩一样任性哭闹,自己也很难有什么主见,除开发生重大变故之外,平时只知道一味听从。这显然是由于母亲长期以来的严格管束,导致她几乎没怎么出过温室,心里自然而然会缺乏安全感。

其实当茵茵哭出来的时候,志文就大概猜到是什么情况了,他从前虽然也是工作狂,但对前妻赵兰的了解其实一点都不少。那个女人也有着极度需要关注的巨婴人格,但她自己同时也非常爱慕虚荣,除开花钱大手大脚之外,自己却没什么养家能力。一来二去之下,她不仅埋怨丈夫不顾家,又不肯自己为家庭承担责任,所以离婚后没多久就相中了一位大老板。

刚刚离婚那段时间,这件事本身对志文其实也没什么打击,他反倒是觉得解脱了。但对于女儿的思念却又让他经常怀疑和后悔,如果家庭能一直维系下去,至少不会让孩子处于单亲的成长环境。以至于后来在听说赵兰的新家庭再次破碎,志文心里担心的依旧是女儿的情况,只不过那时候母女俩就很少联系自己,之后好几年更是毫无音讯…

包括上次见面,在听闻女儿能这么有出息,还考去了国外的名牌大学。他心里首先是保持怀疑的,志文当然也不是怀疑女儿没这个实力,而是觉得以赵兰那副样子,即便真是把女儿抚养成一位高才生,估计也不会真的支持她去读书,毕竟她连自己的生活条件都照料不好。

而今天女儿忽然哭着跑来找自己,想必是她已经承受不住内心的苦楚,在那个女人身边的十几年来,茵茵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上都积累了不少压抑。

“茵茵别哭,有什么事和爸爸说一下好吗?”

等到姑娘差不多停下来,她才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给父亲透了底。

“爸…对不起,我不该帮妈妈一起骗你…”

“没事,你只要能勇敢说出来,爸爸不怪你。”

果不其然,当女儿把这个‘骗局’全部抖出来之后,其实和志文相差的不太大。

原来在去年父亲过世时,茵茵确实是想来龙岩祭奠爷爷,赵兰一开始也确实不允许,只不过她面对自己生活上的困境,很快想出来一条骗钱的计策,也才同意女儿出面。

所谓的计策其实很简单,就只是利用志文对女儿的思念和关爱,她作为女人,当然清楚男人们对于心中珍爱之人的地位如何,也知道志文肯定会对茵茵无偿付出。所以赵兰编造了女儿在日本留学的假消息,并让志文承担这笔高昂费用,否则女儿就会立刻辍学。

身为父亲,尤其是一个好几年不知女儿下落的父亲来说,志文当然不可能拒绝这样的要求。其实按照他的性格,即便赵兰把自己生活窘迫的真实情况说出来,志文也会想办法提供一些帮助,因为他不愿女儿也跟着受苦,毕竟茵茵现在还没有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的女孩。

其实茵茵在大专读完之后就一直在理发店打工,她也很多次想过回到父亲身边,但赵兰对她的教养已经让女儿形成很强的依赖性人格。这次之所以忽然情绪崩溃,也是赵兰自己嗜赌成性,败光了母子俩的生活费,她才忍受不了决定离家出走。

当茵茵说完这一堆‘秘密’之后,姑娘红着眼不停请求父亲原谅。此时志文也不停抚摸着女儿的后脑勺,叹了口气表示只要她平安就好,其他的都无所谓。

“茵茵啊,你肯来找我说出这些真相,老爸就已经非常欣慰了。”志文说着忽然笑了笑,他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给茵茵树立榜样,教会她如何独立,也弥补一下这些年来对女儿缺失的照料:“这样吧,你暂时在龙岩留一段时间,平时和我一起去工地上玩玩就当散心,等心情平复了之后再决定去留好不好?”

姑娘啜泣着擦干眼泪,点了点头,就像小时候那样乖巧。

志文不忍感慨,如果当初一切没有那么草率,现在她会不会是另一番样子。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