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顶点小说:快速稳定 免费阅读
首页 -> 现实题材 -> 楼间风雨

第29章 后继有人

上一章        返回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一双小手灵活地在加工台上穿梭,剪刀声微微作响,不消三两下,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就出现在二人面前。

这还是林洋第一次见到手扎工艺品的制作全过程,但他的双眼却已不知看向哪里,小物件虽精致,却远不如那双巧手。一双手固然纤细轻盈,也不如那洋娃娃一样的秀美脸庞。

做工艺的自然是苏谣,姑娘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手上功夫之中,全神贯注没有一丝马虎。所以她自然也很难察觉到,旁边这双眼睛并未专心于手扎,却是时不时盯着自己。

“呼,做好啦!洋洋哥,你看怎么样?”

“啊哟,真漂亮,简直漂亮极了!”

说这话的时候,他自然也再不敢只盯着姑娘脸上看,因为刚刚的一刹那目光接触,已经让他双眼无所适从,甚至都看到地面上去了。

还好这屋子里并没有其他人,要不然少年这番窘迫早被人笑掉大牙了。

“不行,我还是觉得不太完美,你看这粘合处太明显了,刀口也很拙劣,就算是外行应该也能一眼看出来吧?”

苏谣皱着眉头,又仔细观察起这小玩意儿的每一处细节,最终只能随手将它丢在桌上,伴着一声长长的叹息:“哎…什么时候才能做得像我妈妈那么精致就好了。”

桌面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手扎成品,其中一部分随手丢弃的都出自姑娘之手,而另一些样品则是苏嘉芬所做,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都显得惟妙惟肖。

“哎呀,也别这么苛求完美嘛,我反正觉得已经挺不错了。而且芬姨毕竟都做了大半辈子,经验总归要熟练许多。你只要勤加练习,肯定会有一天超过她!”

林洋实在不知道怎么宽慰姑娘,此时也只好说些漂亮话。只不过姑娘的焦急他也能体会,毕竟这是短时间里无法弥补的差距,而她又急需拿出一件足够惊艳的作品来。

“但我是真的想去参加比赛啊,反正以我现在的水平,估计大部分作品都要被淘汰。”苏谣嘟着嘴低语,眼睑下垂时候,调皮的睫毛都快碰到眼镜片上:“妈妈她不光是做得好,而且是又快又好,那双手只要动起来,简直就像是…一台立体打印机一样。”

“那这个比赛,总不可能人人都像芬姨那么厉害吧?”

“你可能不太清楚,那评选过程简直是高手如云,我妈妈其实已经做得很厉害了,但以前也很少拿过一等奖。”苏谣说着,又像是在为自己宽心,接着解释道:“不过其他那些参赛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大娘,估计再过个三五年,她们也就做不动了。到时候,嘿嘿…”

这句话本来是苏谣自我宽心的玩笑,但话音刚落,一种更低迷的情绪又笼罩心头。她说的确实不假,这些年来已经几乎找不到什么年轻的手扎工艺者,而且真正喜欢这项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要是照这样下去,估计都用不了几年光景,就很难再找到几位技艺精湛的前辈。

苏谣提到的比赛,其实也并非什么颇受关注的大型赛事,仅仅是本地手扎工艺爱好者和文旅局联合举办的一个小评选,甚至连场地都是临时租用的小广场。虽然它名气不大,影响力也仅限龙岩附近地区,但好在每年几乎都没中断过,遇到天气影响也只是延期而非停办。

不过限于报名人数越来越少,活动的场地和经费都在逐年缩水,一开始主办方还能发得起上千元奖金,到后来却只能用几张证书代替,这就导致愿意参赛的人更少了。

即便像苏谣这样真心喜欢手扎工艺的姑娘很少,其实也并未达到罕见的地步,女生们天生都爱些精巧玩意儿,然而现在生活节奏快,并且越来越多新的东西也在分散人们的精神能量,虽然喜欢是一回事,愿意花功夫去学的就完全是凤毛麟角了。

“对了,我忽然想起来,你之前不是画淡绘的功底还不错吗?用那些东西可以参赛吧?”林洋忽然提醒道:“而且你好像还在里面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有眼光的人肯定也会喜欢。”

“那个不行的,现在本来参赛的人就不多,他们好像已经取消了手绘作品的分组。”

说着,苏谣忽然从包里掏出一个册子,这是她平时用来随时记录灵感的小画册,除了被撕掉的那些缺页,看起来也已经用了厚厚一大半。

“说起这事,我前阵子好像也描出了几张还不错的构图,如果洋洋哥你喜欢,那就先挑几个,之后我还是做成淡绘送给你。”

姑娘说得情真意切,林洋也没再客套,翻看起她的那些手稿。

都说临时起意的作品往往直达艺术创作者内心深处,虽然林洋没怎么了解过绘画知识,但他还是能直观感受到苏谣确实有着丰富有趣而的灵魂,只不过其中也有细枝末节处包含着让人一时难以理解的元素,可能其中也与姑娘童年时期的漂泊经历有关。

二人正聊着,苏嘉芬提着中午饭匆匆赶回店里,招呼女儿过来吃东西。苏谣从小懂事,放暑假之后经常会来给母亲帮忙看店,顺便也学一些手扎技术。店里的东西大都是母亲做的,但在长时间练习后,其中也有一部分小玩意儿被母亲认可,以稍便宜的价格挂出来售卖。

“洋洋,中午吃了吗?你来了我也没准备啥,要不一起将就着吃点?”

“不了不了,我是吃过才出来转转,顺便给你们带个消息。”林洋见到芬姨进来,不由自主立刻坐正身板,也准备告辞:“下午三爷爷叫大家去吃顿便饭,好像是要为了快餐店开张研究新菜品,让我们都去尝尝鲜,顺便帮忙参考一下。”

“那好哇,三爷爷做的饭菜简直一流,肯定要去的!”

但苏谣刚答应下来,嘉芬却显得有些扭捏,犹豫片刻后也谢绝了邀请:“谣谣想去的话,她自己去就行了,今天我另外还有点事要忙,就不去添麻烦了。”

临走前,林洋似乎还听见芬姨在不停叮嘱苏谣,要她做客一定得懂礼貌之类的话。本来他还以为芬姨也许是太客套,但不知为何,自从林洋之前听闻三爷爷和父亲聊过那些往事,就总觉得芬姨心里还是有什么疙瘩没有解开。

刚过午后,林哲贵的小菜馆里就涌进了一堆亲朋,志彬此时也跟着在厨房一起忙碌起来。之前那次替三伯打杂,志彬就学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烹饪知识,即便他自己从不会做饭,也不打算以后做饭,但对这些小窍门还是听得津津有味,似乎厨艺本身也自有其乐趣所在。

菜馆名叫‘天下鲜’,当初也是继承了老师傅的名号,才敢用这么大口气做招牌。这家三十多年的老店能经久不衰至今,就是林哲贵实力的一大例证。所以在征得志彬同意之后,他们预备的三家快餐连锁店也叫这个名字,包括之后注册商标也不会轻易更改。

店面大门此时已经半掩,门口也挂着暂停营业的标识,今天来品菜的除了林家亲眷,主要也还有一些老熟客。他们可都是极为挑剔的民间美食家,即便是要把客家菜快餐化,那依然需要严格品控,要把东西做得能满足这些人的胃口,那样拿出来才不会轻易砸了招牌。

“抱歉怠慢了怠慢了,刚才一直在后厨忙着,各位今天能抽出时间过来帮我这个忙,老头子我是感激不尽。”随着大厅里人越来越多,林哲贵套着白净的围裙从门帘后走出来打招呼,似乎像他这样技艺精湛的大厨一般都很注重整洁,衣服上都很难找出什么油点子。

“老林你也太客气了,我们过来是享你的口福,一般人还没这个面子哈哈。”

“那好哇,之后新的连锁店开张了,也要全靠各位捧场了。”林哲贵说着拱手作揖,这边也准备叫后厨上菜:“今天这些菜都是试作品,希望大家能坦诚提出意见,做快餐讲究的就是一套配方流程,这个方子效果好不好,还是仰仗大家一起帮忙斧正。”

不多时,一张摆着十七八碟菜品的超大号托盘呈上来,随后又是另外一张接一张,大厅里的桌子很快被摆满,这出菜效率明显不是一个人能忙出来的。林哲贵虽然功夫深,但毕竟年事已高,按照他以往慢工出细活的性子,这些菜估摸着也得先后忙个两三小时。

其实这全都依托于老人新招收的几位徒弟,原本他也以为,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再愿意学做什么传统菜肴,至少用他自己的名气是很难再招揽学徒了。直到志彬花费重金四处打听,硬是去技校抓尖子生,甚至从别的餐厅挖人,还真让他找来几位颇有天赋的年轻小伙子。

连锁快餐毕竟是基金会的项目,志彬为这件事投资也理所应当,而当他看见食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时,也发现自己这钱确实花得值当。

只要技艺上真能做到后继有人,那志彬做这个事业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一半。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接受这些即将被遗忘的味道,然后让更多人开始主动学习继承。到那时候,这些菜是否能入选非遗就显得不重要了,毕竟它们已经重新走回千家万户的餐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好书?我要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