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绣坊里,年轻绣娘们手上握着的针线正忙碌地穿梭在绣架之间,纤手轻启,针线舞动,如同春风拂面,在空白的绣布上留下一抹抹色彩。
江婉来到林氏绣坊以后经过了系统的刺绣培训,现在已经成了独当一面的绣娘。她不时也会自己做一些设计,而她这些日子对于流水线一样的工作已经有些厌倦。
她心里一直有一个小秘密,谁也没说过,那就是她梦想着能够创作出一幅令人惊叹的苏绣作品。林秀芬最近都说她现在可以想绣什么就绣什么题材,完全可以不用再做普通绣娘做的图案。
只是她不太有自信,觉得自己没有这么大的本事。直到奶奶也让她试试新的题材,心里压抑的那些情绪被打开了开关。
江婉着手自己寻找创作的灵感,不过灵感就像下雨时未带,而天晴又带着的伞。她做了很多幅图案,总是觉得不满意。
一天,她在阅读古籍时,偶然发现了一幅关于古代鼎的图案。那鼎形状庄重,纹饰精美,让她心动不已。她决定以这幅鼎为蓝本,创作一件苏绣作品。
江婉当日晚上着手画出鼎的设计底稿。
她仔细研究鼎的形状和纹饰,力求将其完美地呈现出来。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底稿终于完成。她兴奋地拿给江奶奶看,希望得到他的认可和支持。
江奶奶看着江婉的底稿,欣喜不已:“好啊,这也是老祖宗的东西,试试。”
从江婉记事起,江奶奶对于她一直都是鼓励为主。
江婉又去找了林秀芬:“林老师,这是我想绣的图案—青铜鼎。”
林秀芬如今已经勉强接受了蒋林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创意,毕竟市场上喜欢他设计的东西的人不少。就算林秀芬无法理解,可蒋林就是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
至于江婉设计的东西,林秀芬觉得她跟蒋林应该会更有共同语言。
林秀芬他拿着画稿带着江婉来到蒋林的办公室,将画稿递给了他。
蒋林看看底稿,抬头看向江婉:“青铜鼎,用什么针法?”
江婉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独立做苏绣,在蒋林问起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没底。她轻声说道:“乱针,青铜的铜绣需要不同颜色的乱针叠加,才能展现出这个效果。”
“挺好的,没问题。”在江婉心里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蒋林又语重心长地说道:“江婉,你的设计很有创意,但这幅绣作至少要用三年时间来完成。三年后才会有收入,相当于这三年的收入会少很多。”
江婉听后,心中一阵犹豫。
接着,蒋林又说道:“你奶奶给你绣的那幅嫁妆,还在工作室里摆着。做好那幅绣品要再摆三年的准备了吗?”
江婉紧抿着唇,她知道蒋林的话是对的,但她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她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蒋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我还年轻,我有很多个三年,这个三年,我赌了!我一定能够创作出一幅令人惊叹的作品。”
蒋林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支持江婉的决定。
他说:“好,江婉。我相信你的能力。但记住,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你要做好心理准备。遇到问题就多问问林老师和你奶奶,另外还有前来讲课的老师,知道吗?”
江婉感激地看着蒋林点点头,然后开始着手绣制这幅作品。
她选择了最优质的绣线和绣布,用心地绣着每一个细节。然而,在绣制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困难。鼎的纹饰复杂精细,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江婉经常熬夜加班,但进度仍然缓慢。
一天晚上,江婉坐在绣架前,看着眼前的作品,心中不禁有些失落。她想起了蒋林的话,如果按照目前的进度,三年后甚至更久,才能完成这幅作品,而这三年里,她只有林氏绣坊发的工作补贴和全勤,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收入。
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完成这幅作品,是否真的能够坚持下去。
就在这时,林秀芬走进了工作室。
她看到江婉沮丧的样子,轻轻地走到她身边,问道:“怎么了,江婉?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江婉抬起头,看着林秀芬,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哽咽地说:“林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觉得我已经尽力了,但进度还是这么慢。我担心我无法完成这幅作品,无法实现我的梦想。”
林秀芬听后,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江婉,别灰心。创作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重要的是你要坚持下去。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这幅作品。我跟你说我年轻的时候接过一个满绣的百花图,那时候看着巨大的版面人都傻了,天天就是不想绣,我甚至在想,我绣完估计都退休了。”
“那后来呢?您完成了吗?”
“完成了。后来我妈妈就说,你不要总是去想你每天要绣多少,这一整幅画要绣多久,怎么还剩这么多没绣。你只需要天天重复自己该做的事情,一点一点慢慢来。每天收工的时候,就多夸夸自己。‘真好,我今天又绣了这么多,比昨天还多,比昨天绣得还好呢’。时间一长,你回头看,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已经走很远了。江婉,懂我意思吗?”
江婉听了林秀芬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擦干眼泪,坚定地说:“谢谢您,林老师。我会坚持下去的,我今天比昨天绣得还好。”
林秀芬端来一个凳子,坐在江婉的旁边,开始跟她研究这幅青铜鼎苏绣。
她建议道:“江婉,你这幅青铜鼎以细乱针针法为主是对的,我建议在大方鼎的中间,采用打籽绣来表示鼎的细节,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出青铜器斑驳的表面,整幅作品会更加精美细致”
“好的,谢谢林老师。
江婉将林秀芬的建议——记下,又问了几个问题,这幅苏绣作品大概要用什么针法,怎么处理细节,在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