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胡为民正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突然思路被人打断,心情很不爽。
他抬起头,看见有个漂亮妹子正隔着窗户朝门卫室里面张望。
“你好。”妹子朝他笑了笑。
胡为民放下笔,拉开窗户,问道:“同志,你找谁?”
妹子从随身携带的包里面取出自己的记者证,给他看一眼后,微微一笑,“你好同志,我是《燕京青年报》的记者赵莉莉,这次来燕大,是来采访胡为民同志的。”
青年报的记者?
哦,貌似我有一篇文章就是发在青年报上的。
胡为民摸着下巴,他没想到自己的一篇文章,竟然能引来记者的采访。
他挠挠头,有些犯愁,“采访我没什么问题,只是我现在正在上班,不是很方便。”
赵莉莉懵了,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眼前的……朴实青年。
这人真逗,他究竟有没有听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啊!
看他那发愁的样子,还真不像是装的。
赵莉莉还是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抱歉,同志,我……我实在没忍住。”
赵莉莉捂嘴笑了一阵后,才又解释道:“同志,我要找的是胡为民是《凌晨的光就在前方》的作者,他应该是燕大的学生或者老师,你……”她又摇摇头,意思不言而喻。
胡为民也不生气,只是笑着道:“赵记者的意思是,只有燕大的学生或者老师配发表文章,其他人都不配是不是?”
赵莉莉闻言,脸色一变,连忙摆手道:“没有,同志,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误会了!”
这个年代可是有不少农民作家的,她要是承认胡为民所说的话,传出去可要得罪不少当世大作家。
她一个小小记者哪里抗下这么大一口黑锅,别说她,就是他们报社都不行。
胡为民揶揄道:“既然你不是那个意思,我为什么就不能是你找的那个胡为民呢?”
“你……你这个同志,怎么……”赵莉莉被他怼得有口难辩,只觉这个同志实在是有够胡搅蛮缠,气得她肝儿疼。
“莉莉,不要生气,你是带任务来的,千万不要因小失大。”赵莉莉嘟着嘴,心里不停做着自我开解。心气倒是平复下来,但她看见胡为民笑盈盈的样子,还是恨得后槽牙痒。
“这位同志,麻烦你登记一下,我去找你们校领导采访,这总可以了吧?”
胡为民眨巴了一下眼睛,笑着道:“可以,不过你可别后悔哦。”
赵莉莉面无表情等他登记完后,才问道:“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怎么,想找我们领导告状不成?”胡为民不等她回答,便先一步道:“算了,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姓胡名为民是也。”
赵莉莉瞪大眼睛,吃惊道:“你也叫胡为民?”
“这是什么话?父母给我取的名字,我还能自己改不成?”胡为民不满道。
赵莉莉相信他说的是真话,也明白自己刚才误会人家了,心里还有点小羞愧。
不过小姑娘脸皮薄,不好意思道歉,只能低着头,飞快逃离门卫室。
胡为民看着逃也似的女记者,笑着摇摇头,继续自己的文学创作。
……
赵莉莉一口气跑进学校后,笑脸变得通红,想到自己刚才的窘迫样子,脸上臊得慌。
不过她还记挂着今天来燕大的任务,心里默念一声加油后,向着教学楼走去。
赵莉莉在表明来意后,得到校领导的接待。
只是……
赵莉莉瞪大眼睛,不可置信道:“什么,全校师生里面都没有胡为民这个人?”
负责接待的老师也很无奈,当他得知有记者来学校采访也很高兴。继而得知写下《凌晨的光就在前方》的作者留下的通讯地址在燕大,很可能是燕大的学生后,更是无比重视。
只是,在教务处的老师协助下,翻遍学校花名册后也没找到胡为民的名字后,他也很失望。
最近胡为民和他写的这篇文章有多火,自不用多说,没能扯上关系,这位老师也很难受,可事实就是如此。
“也许胡为民只是笔名,那位同学或者老师不想暴露真名也是有可能的。”
在老师那边没收获,赵莉莉只能去采访学生,希冀学生中有认识胡为民的人。
不过,她并没有太足的信心。毕竟学生都认识,没道理老师不认识。
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赵莉莉行动了。
没想到,还真让她找到突破口。
而这个突破口,正是燕大的文学社。
赵莉莉在未名湖畔采访的时候,碰巧遇到陈建公和查剑英等人。
采访过程中,胡为民不可避免地被提起。
查剑英回忆起见到胡为民那天,至今记忆犹新,“胡为民同学不仅文采出众,还有一颗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多亏他的当头棒喝,我们才没有误入歧途。”
“等等,查同学,陈同学,你们见过胡为民?”赵莉莉发现了华点,连忙追问。
查剑英道:“见过,胡为民同学大概二十出头的样子,身姿挺拔,丰神俊朗,声若洪钟,只要看见,就很难让人忘记。”
“二十多岁,身姿挺拔,声若洪钟……”不知怎么的,赵莉莉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让人着脑的门卫的样子。
名字、年龄、个子和声音差不多对的上,只有那个丰神俊朗……
可是,真的会是他吗?
如果真是他,学校的教职工档案里为什么没有他的名字?
但……万一呢?
呵呵,大家都在找的燕大才子胡为民,其实是一个小小门卫,这要是被主编知道,肯定会惊掉下巴吧。
虽然觉得荒谬,但赵莉莉就是想去试一试。
“查同学,陈同学,要是让你们再见到胡为民同志,你们能认得他吗?”
“肯定可以。”
“当时印象很深,而且胡为民同学真的很出众,不存在辨认不出来。”
赵莉莉深吸一口道:“那好,诸位同学请跟我来吧。”
“赵记者,你要带我们去哪?”陈建公问。
“去认一认胡为民!”
……
文学社的几人跟着赵莉莉,很快来到燕大校门口。
此时,众人的期待慢慢变成疑惑。
难道……胡为民同学来自校外?
不合理啊!
就当众人以为会离开学校时,赵莉莉停在了门卫室门口。
她指着门卫室里面,正在奋笔疾书的胡为民,朝着众人,面色古怪地问:“你们看看,里面坐着的那位同志,他……他是你们说的胡为民吗?”
文学社众人感到荒谬,胡为民是燕大门卫,眼前的记者莫不是失心疯了。
不过,查剑英和陈建公却神情凝重。
“像,身形太像了!”
“不行,我要问问看。”
查剑英敲响门卫室的玻璃,然后果然看到那张日思夜想的面庞来。
“啊,真是胡为民同学?”
得到查剑英确认后,众人一片哗然。
赵莉莉眼睛瞪得老大,脑海里回想起了初见胡为民时,两人的对话。
“我就是胡为民。”
“你不要后悔。”
现在,她真的后悔了。
门卫室里面,胡为民见到那么多人围在门外,眉头一皱。
他打开门,不爽道:“喂,你们那么多人围在门口干什么?”
这时,查剑英突然窜出来,激动地说道:“胡同学,我是查剑英,咱们在未名湖畔见过的,你忘了?”
胡为民打量她一番后,疑惑道:“我们见过?”
“见过,胡同学,我当时也在场,我叫陈建公,和查剑英一样,都是七七级中文系的学生。”陈建公也站了出来。
“没想到胡为民在门卫室猫着呢,怪不得咱们发动群众都找不到。”
“大隐隐于市,说的就是胡同学吧。”
“看胡同学上班还不忘用功,怪不得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呢。”
“值得我辈学习!”
众人叽叽喳喳个不停,有一种见到偶像的兴奋。
“胡……胡为民同志,没想到你真是……”
赵莉莉脸红的跟猴屁股一样,这时候的她真是尴尬得恨不得用脚趾头在地上抠出三室一厅出来。
“算了,都进来说话吧。”
胡为民没有和小记者计较,而是将他们都让了进来。
小小一间门卫室挤满了人,好在大家都在兴头上,也不介意环境逼仄。
进屋后,赵莉莉首先开口表达歉意:“对不起胡为民同志,我是真没想到你在燕大的门卫室工作,都怪我先入为主。”
“我在信上写的通讯地址不正是燕大门卫室吗?”胡为民摊开手,无奈道。
赵莉莉低下头,臊得不行,“我以为……”
“算了,不说这些,你不是要采访我吗,来吧。”胡为民干脆道。
“哦,哦,对啊。”赵莉莉经过他提醒,立刻醒悟过来。
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后,采访正式开始。
作为记者,赵莉莉还是很专业的,而且那些问题,明显是她精挑细选的。
在小记者面前,胡为民也展示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面对她的那些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
在展现了自身才华的同时,回答也是幽默风趣。
反正采访过程中,赵莉莉和文学社众人的笑容就没停过。
“胡为民,上班期间是给你用来聊天的?”
就在此时,一声呵斥声从门外传来。